您好!欢迎您浏览牧灵圣经网站.
logo
网站导航
热门关注
随机推荐
当前位置:牧灵圣经首页 >> 圣经文献 >> 圣经研读 >> 浏览文章
若望福音注释第八章(9)
来源:网站 作者:转自网络 日期:2015年10月28日 访问次数:
若望福音第八章与你共享(8:1—11节)

    有关犯奸淫时被捉住的妇人的记载,无疑是圣经的一部分,但不是若望的著作。许多古抄卷将它放在若7:52节以后,但有一些抄卷将它放在第四部福音另外的地方;有一些抄卷全然不提。还有一些抄卷将它放在路福音内——实在,记载的语词和文体更接近的是路加,而不是若望。不是福音的作者,而是在福音写成后的教会,将这段宝贵的经文放在福音内的;为此,我们将它分开来讨论。

    这事迹很美妙的写出耶稣的大智大仁,因为他面临挑战,务必要在正义仁慈似乎不可兼顾的场面下,说出他的判断。经师和法利塞人给他带来一个正在犯奸淫时被捉住的妇人,追问他的意见认为该怎么办。他们提醒他,法律很清楚:犯这种罪的刑罚是用石头打死(肋20:10;申22:22)。

    法律对通奸罪有严厉的规定,是由于通奸罪给婚姻和家庭生活召来巨大的损害。但事实上只偶尔或完全没有执行过这判决。旧约没有记载任何人因通奸罪而受了处死,新约时代人若不忠,通常是采取离婚手续。经师和法利塞人凭着不再遵守的法律条文来起诉,足见他们的居心多么邪恶。我们知道他们想陷害耶稣,引诱他说出什么他们能用来反对他的话。他们的圈套设计得很巧妙。

    他们要求耶稣下判断,因为他们深信他不能避免作出相反他自己教训的答复。他若赞成罪妇应用石头打死,那他就要抛弃自己所讲关于仁爱的教导。此外,罗马法律严禁犹太人处决任何人(若18:31);若耶稣声明妇人该被处决,人就能向当局告发他煽动谋杀。另一方面,他若说该赦免她,他就犯了引诱他们废除法律的罪,这是他曾说过总不应该作的事(玛5;17—19)。除了这两种选择外,为他剩下的惟一出路,就是提出当时习惯用的解决办法——离婚。但这一举动就不免要自己打自己嘴巴,否认他自己所讲反对离婚的严格教训(玛5;32)。

    现在我们来看看若望怎样讲慈悲的师傅。“师傅”两字很重要,因为作为师傅,必须回答别人的提问。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非常戏剧化。喜欢思考问题的人就会发觉这故事里有许多令人怀疑的地方,例如既然这个妇人是犯奸淫时被捉,为什么只捉女的?梅瑟法律不是声明男妇犯奸淫都是要死的吗?此外,圣殿是神圣的地方,不会容许犯奸淫罪的人入内玷污的,经师和法利塞人那么熟识法律,带犯奸淫的妇人入圣殿是不可思议的事。可能这些人有双重标准,为了难倒耶稣,不惜暂时不讲法律;也可能作者讽刺这些要求执法的师傅偏偏自己首先不守法。

    他们用一个两难的问题去试探耶稣,而这个问题似乎比问应否给凯撒纳税更难回答。他们不是问耶稣,那妇人是否有罪,也不是问应该处以什么刑罚,而是问是否执行梅瑟投石的法律。如果耶稣说不行,不但轻视梅瑟,亦可能姑息罪人,鼓励犯罪。如果耶稣赞同执行法律,又怎能与他的教导相合呢?耶稣不是要人慈悲待人,要人宽恕罪人吗?此外这也是梅瑟法律和罗马法律间的取舍问题,守梅瑟法律破坏罗马法律,自有罗马人去对付耶稣;若守罗马法律,耶稣便成为罗马人的帮凶,丧失在犹太人心中的地位。

    从耶稣处理这事的手法,我们可以得到很大的启示。耶稣的身体语言带出一些讯息。他坐下的时候是师傅教导、审判的姿态。当这些人质问耶稣时,他弯身在地上写字,不再坐下,明显地不做判官,他弯身在地上写字,可能是让控诉的人有时间冷静下来,意识到设圈套害人是不对的,也有可能耶稣心痛到不想看罪人的面,让他们彼此看到对方丑恶的嘴脸;有些教父认为耶稣把控诉者的罪写在地上,因为耶肋米亚先知曾说:“凡远离天主的,心被记录在地上”(耶17:13),难怪他们看后一个一个地走了,文字的谴责远比面斥容易为人接受,因为保存了人的尊严,也有认为天主在西乃山上用手指写十诫,现在耶稣用手指写天主的诫命,提醒人不要定人的罪,把判断交给天主。耶稣跟着站起来,这是个控告的姿态。旧约要求证人要为犯人的死负责,耶稣本可用一句话,使他们知难而退:“让控告人先向犯人投石”,保证没有人敢动手,但这样说仅具法律智慧而缺乏信仰幅度;因此耶稣说:“让那些无罪的先向她投石”,既然他们动机不良,通通都是罪人,自然一个一个地走了。

    这个故事不在乎标榜耶稣的智慧,要消解这个两难问题其实有其它办法,例如说:“带她离开,不要玷污圣殿”!哪一个肯定她有罪的就自己下手,耶稣答案的巧妙处,是从这个妇人的罪转而到每一个人自己的罪,看到原来自己同样是罪人,需要天主的宽恕。天主的慈悲不单是对这个罪妇,而是对所有的人,包括经师和法律塞人在内,耶稣愿意带领所有听众回到天主那里。故事里最后的话是结论:“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罢!从今以后不要再犯了”!故事是慈悲的胜利,气氛虽然紧张,但没有火并的冲突,因为慈悲不需要争吵,更不必喧哗。

    经师和法利塞人用一个罪妇来为难耶稣,这妇人在故事里完全没有尊严可言,被人摆在中间作工具,她是生是死,会否悔改,这班人一点都不在乎;他们看法律,只在乎惩罚犯罪的人。耶稣一讲法律,但他用法律去治疗人,使人觉悟不会再犯。耶稣将这妇人看成一个人,让她面对面地向着天主,恢复她的尊严。这个女人回去后,相信一定不一样了。我们与他人交往时,有将别人看成工具,为达到某一个目的吗?或像耶稣一样把人看成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故事中,年老的先走,最后才是年轻的,是年老的犯罪多吗?其实,作者大概是位老人家,愿意年轻人多默思。老人家经验多,觉悟快,所以他们很快听出耶稣弦外之音,认识到自己是罪人,不要“五十步笑百步”,所以很快退去。只有年轻人以为世界只有自己理直气壮,充满正义感,最后剩下他们时,环境迫使他们承认自己也是罪人。所以,这故事可能为年轻人有特别意思,不要只讲正义,基督徒更要讲慈悲。总之,从慈悲的师傅身上,我们感受到天主的慈悲。这个优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慈悲比惩罚更能使一个人悔改,更能重拾一个人的尊严,更能以爱还爱。

    主啊!我们常常只看到别人眼中的木屑却看不到自己眼中的大梁,请帮助我们常常反省自己,不要隐埋别人的毛病为借口,要常记得当你用一个指头指向别人说别人的不对时就有三个指头指向自己,主!耶稣,你是照世之光,求你光照我们,赐给我们勇气,使我们有一颗宽宏大量的心去接纳自己不愿意的弟兄姐妹,正如你接纳福音中的哪妇女一样,以上所求是因我们的主基督,阿们!

    若望福音第八章与你共享(8:12—30节)

    这段福音描述基督自称:[我是世界的光]的声明,这声明有什么背景和意义。

    上面已提及帐棚节期间,在圣殿庭院内大金灯台由六把灯心点上,有放光明。由城中许多地方可以见到在黑暗中照耀的圣殿,使人民想起天主存在他们中间。匝加利亚先知,期待将有一完美的帐棚节,那时天主的临在要这样强烈照耀,竟能战胜一切黑暗:[那将没有白天黑夜,晚间仍有光明]。(匝14:7)这庆节,我们说过,是纪念在旷野中漂泊度过的岁月;因此,点燃的灯台,会使人民想起那象征天主在漫漫长夜亲临引导他们走过许地的火柱(出13:21)。

    智慧篇的作者告诉我们光明的火柱象征天主用以使人认识他旨意的法律:[……你赐给了圣徒火柱,在他们不熟识的路上作向导……法律不灭的光明]。(智18:3—4)这位作者和旧约的其他许多作者,认为天主借法律所给予他的百姓的引导,是以光明来表示,因为他使他的人民认识自己的旨意,无异是驱除黑暗的光明(詠18:29)是照耀他们脚步的明灯,是他们行路的光明。

    此外,天主自己住在光明中,为极清洁的光明所包围(詠104;2),几时他在地上显现,常有火和光标明他的存在(出3:2;19:16—18)

    [我是世界的光],耶稣用这句话,将旧约用以象征天主和他的法律的光,用来贴在自己身上。帐棚节圣殿辉煌的灯光是天主光临的信号,但耶稣是真正的圣殿,是临在人间的天主,旷野的火柱表示引导自己的人民进入许地的天主,但耶稣是引导全人类进入永乡的天主。火柱是为代表用以使他的人民认识他的旨意的法律,但耶稣是天主对全人类的旨意的全部启示。耶稣是全世界的光,因为是他引导全人类达到他最后的目的:与天主父相结合。

    为明了[我是光]这句话的全部意义,只认为他所启示的是光,或他关于天主及人的生活所教导是光,实在不够;我们该切实感到他是指他自己而言:那是光的,正是他自己。

    [跟随我的决不在黑暗中行走],这句话假定夜间旅行的人熟悉这个意象。夜间旅行需要光。近处灯光使人看见路,远处灯塔标明他的目的地。对凡信仰他的人耶稣是光,是他要引导他们的每一步,标明他们旅程的终点——与天父永远相结合。他不但实在指引他们走向终点,而且他自己就是他们的终点,因为他是那与天主一体的人。

    圣若望再次提醒我们,每位真正的门徒,即在现世已获享永生。跟随耶稣的人不在黑暗中行走,[不,他必有生命的光]。光是永生,这与天主相结合的生命,在每位接受耶稣是世界的光的人身上,今世已经开始。关于耶稣的来源与归宿在7章1—36节已学过,就不加解释了。银库院:是犹太人为圣殿的经费捐献银钱的地方。

    耶稣的预言比前次更确定,语气比较威严,却含有无限安慰的成份,但法利塞人的态度反比以前更顽固不化。法利塞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只凭肉眼判断,为此耶稣说他们是出于下,出于这个世界的人,结果是死在罪恶中即受永罚,因为他们犯了故意违犯光明的罪。我就是那一位:暗示自己与天主同性同体。

    主耶稣,你多么渴望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得救,多么祈盼我们接受你的真,主!请救我们脱离世上的引诱,恩赐我们你的救恩,以你的奇妙的双手托护我们,使我们在信、望、爱上结出丰硕的果实,以上做求因我们的主基督,阿们!

    若望福音第八章与你共享(8:31—59节)

    这段福音描述[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在亚巴郎出现以前,我就有]。这一宣言的背景和意义。

    第8节最后部分(31—59),是全福音中耶稣与犹太人对答的措辞是最激烈的。耶稣控告他的听从之父是魔鬼(8:44—47),他们指责耶稣是邪教徒、撒玛黎雅人和附魔鬼的人(8:48;52)。最后的结果是听众大怒,拿起石头来要砸死耶稣(8;59)。最费解的是这场激烈的争论,竟然发生在耶稣与相信他的犹太人之间(8:31)。这些人究竟是些什么人?如果他们是门徒,为什么耶稣指责他们谋害他(8:37,40)?如果他们实在是跟随基督的人,为什么他们侮辱他,最后还企图用石头砸死他?

    这群[相信耶稣的犹太人]的身份,首先由圣史用的特殊语法,其次由作者自己的团体可以见到。[犹太人]平常是指那些不相信我们的主的同胞,我们也注意到[相信]一词在本福音内能有双层的意义。人们能相信耶稣而不怀完全的信仰:他们能承认他是个伟大的人物、先知、行奇迹的人,甚至能相信他是默西亚,但不相信他是天主子,是实在的天主,因此他们的信仰不够分量。只有承认基督是天主,才是充分完全的信仰。观察圣若望用的语词,我们能推断[相信耶稣的犹太人]是指情愿接受耶稣是位大先知,甚至是默西亚,但仍未承认他是天主子的人。他们自称是门徒,但他们实际还是[犹太人],即不信的人。在他们与耶稣之间发生的猛烈争论,正显示出他们决不是真正的门徒。

    其次要想认出8:31所谓[相信耶稣的犹太人]的身份,就该想到圣史自己的团体。若望编写他的福音,看来是为其中大部分原是犹太人的团体所写的。这些人准备成为基督徒,要人认出他们是耶稣的门徒,他们显然属于基督徒团体。随着教会信仰的成长,人们越来越了解耶稣不只是默西亚或一位大先知,而且实实在在是生活在天主内的永生圣子,一些[犹太基督徒]就不愿接受。他们愿接受耶稣是默西亚,是由天主而来的真正使者,是君子生活的典型,却不愿接受[他是天主]的令人生畏的真理,然而他们仍继续坚持自己是他的门徒。

    圣史不能容许这种情形继续下去。像这样自称为门徒的人,应该揭发出来用明确的严词指出。若望自觉需要清楚地叫人知道,要作真正的门徒,就应接受关于耶稣的全部真理,而这全部真理就是这人是天主。对圣若望来说,自称是基督徒却否认主是天主的人,那简直是个魔鬼。这段内的激烈言词,应同样是耶稣和圣史的言词。

    第7章内圣若望指出,耶稣在帐棚节期间施教获得了一些人的好感;有的说:[他是个好人]。(若7:12)另有些记得他行过奇迹,相信了他是默西亚(若7:31,41);更有些人以他是天主曾预许的大先知。但这一切的名称名衔,不管他们多么真,都仍不够分量。要作真实的门徒,必须信基督是天主子。

    首先耶稣和善地鼓励他的听众作他真实的门徒,按照他的话生活,存心默思他的教训(若8:31—32)。这完全信赖他的教训的报酬,就是对于他的真理的认识,这认识要使他们获得自由(若8:32)。耶稣要那一半信服他的门徒接受的,是他从永远就与父同在,而且他赐的教训是在父前学来的(若8:38)。若[相信他的犹太人],想要体验脱离罪恶和罪恶加于人的奴役的自由,就该信耶稣是天主子,人有天主赦免一切罪过的全权(若8:34—36)。他们应信仰和期待的,只是耶稣——天主子。

    但他的听众却把他们的信赖寄托在无关重要的事上;他们将希望寄托在[属于亚巴郎的血统]上(若8:33;39)。耶稣告诉他们,若他们实在是亚巴郎的子孙,就该有他们祖先的信仰(若8:39—41:亚郎所作的事——信仰)。辨论更为激昂税利,双方来回互相控告,耶稣控告他们图谋杀害他。

    最后耶稣对自己的身份,作出比这本福音内已有的任何声明更清楚和更有力的声明。他仍借用听众提出的亚巴郎的问题,声明亚巴郎曾见过他,但听众却不明白他说这话的意思。然后耶稣就宣布他永远的先存性。

    [你们的父亲亚巴郎曾欢欣喜乐企望看到我的日子,他看见了,极其高兴]。(若8:56)亚巴郎高兴是由于他获得预许有个儿子(创17;15—17),而且更由于依撒格终于诞生(创21:1—8)。亚巴郎听命献上他的爱子,天主仍将他活生生的偿还给他(创22)亚巴郎一生的这些事迹,好比出谷期间在旷野里的事迹,都是指向耶稣的玛纳、涌出水来的岩石、火柱,都预示耶稣——由天而降的食粮,永生活水的施主,世界的光明。同样亚巴郎的爱子依撒格不死,这一切都是天主借圣言而行的。天主显现给亚巴郎(创15、17、18章),是借圣言,使他认识自己。耶稣是降生成人的圣言,因此,亚巴郎在神视中看见了天主,其实就是看见了耶稣。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在亚巴郎出现以前,我就有]。(若8:58)耶稣这人是天主圣言,是永远存在的天主子,正如天主是永远存在的。如同父存在一样,子就存在。在亚巴郎出生以前,子就已存在。耶稣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所以他能用表示永远现在的时态,[我是]或[我就有]。前面我们已提到,耶稣在本福音内常用的[我是],是出于启示给梅瑟的天主的名字[我是自有者](出3:12—14)。

    耶稣深藏不露的来历和归宿已为人所知;这两章彻头彻尾,耶稣宣示他由天主而来,仍要回到天主那里去。他不期待他的听众难认识他是天主,除非他亲自教导他们。真正的门徒愿意服从他的话,承认他实在是存在人间的天主。假冒的门徒愿减低耶稣的身价,只以他是个伟人,这种门徒是撒谎者魔鬼所作的(若8:44;55)。

    主耶稣,福音中犹太人的自信和固执是我们的影照,但你却容忍我们,以谦逊和蔼的态度教导我们,主,耶稣,我们感谢赞美你,你来到人间,指示给我们一条通往天堂的道路,求你帮助我们压制骄傲,和固执的态度,能度完美正直的生活,以上所求是因我们的主基督,阿们!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若望福音注释第七章(8)
下一篇:若望福音注释第九章(1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