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说明《三字经》与《论语》所蕴含的原始的智慧,这一期我们继续说明「原初经与後世哲(神)学对它的解释和发挥」。
三、原初经与後世哲(神)学对它的解释和发挥先从〈学而〉篇的三句话开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孔子自认他爱好学习,不断温故而知新,以之为一件喜悦的事。为好学之士这是不难了解的,古今皆然。编《论语》的人把这句话放在全书之首,真是妙不可言。因为好学,的确是孔子的最大特徵,一如前文所说。这也是汉文化的本色,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值得我们继续培养扩充。从神学的观点来说,好学就是心胸开放,向超越开放,向天主开放。为基督徒来说,好学和开放的最高模范是耶稣基督自己。(18)
第二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对人说的。孔子当然有他的朋友,但他习惯以人为友,就是说,他对人常是 友善的。一位很久不见的朋友忽然由远方来访,这是一件多麽叫人高兴的事。孔子能这样高兴喜悦,表示他的友情既深又久,不因距离远,不因时间长而褪色。「朋友」是我国的五伦之一。在中国历史里,有不少朋友间,生死与共,或千里共明月的故事。然而为朋友舍命,为朋友而死的例子却不多见。反而为基督徒,这成了常规,一如基督自己首先这样作了,并以此为他的命令,为基督徒该毕生遵行的新诫命。(19) 友情是圣经一直所重视的。亚巴郎被称为天主的好友。(20) 天主与梅瑟和先知们的关系也说成是友谊。(21) 至於达味与约纳堂的友谊更是描绘得生动感人。(22)
〈学而〉篇开端的第三句话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应该是指天而说的。不是直接,而是间接的,就是说,要经过一番推敲才领会得到。孔子一向不在乎人之识已与否。(23) 这里更原则式地说,别人不知道他,不认识他,他心里毫不牵肠挂肚,不会有不适。为什麽呢?我们可以加以推测,那是因为孔子觉得有天知道他就够了。何以见得呢?我们可以找出《论语》中与此句话密切相关的一则故事予以对照,再把夫子两处所说的话作一比较,就不难看出它们如何连成一气。
一次,孔子若有所感地叹说∶「莫我知也夫!」子贡听了有些不解,问说∶「何为其莫知子也?」孔子的答话竟然是一篇小小的自传∶「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 乎!」(宪问十四37)这一小传的每句话,透过圣经的对照及哲学的分析,能做出冗长的发挥。这里只采用最後一句「知我者,其天乎!」来解答前面提出的问题∶为何孔子不在乎别人不知道他?那是因为有天知道他就够了,何必因为别人不认得,就心里就有所牵挂呢?耶稣的一生也有过同样的经验。连最亲近他的人(母亲玛利亚、义父若瑟、宗徒们)都不完全了解他,但有天父认识他就够了。他白天工作,夜里祈祷,祈祷就是与天父会晤。
结论∶回顾与反思四书是汉文化的宝典。四书的前三书都是用三句话开端,每句话都指向一个对象,是天,是人,或是已,次序不同,但常是这三个对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已),在亲民(人),在止於至善(天)」。「天命之谓性(天),率性之谓道(已),修道之谓教(人)」。「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天)」至於《孟子》对天、人、己的发挥,又另有天地。本人在最近的几篇文章里称他是「孔门的保禄―孟轲」,打算日後继续予以探讨。汉文化(四书五经及中国悠久历史)把这三个对象,已发挥展示得多彩多姿。若再用圣经的启示和西方文化及传统与之对照,加以解析,必会有许多互相照明,相得益彰之处。本文以一本小书《三字经》入引线,勾出一些发掘的可能。至於较彻底,较广泛的研究还有待於後起之秀的学者。在《神学论集》55期(1983年春)发表的拙文中有一段话,至今还是我所深信的,就是「中华道统与基督信仰塑造了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的两大伟人(指孙中山和蒋中正)。在踏向第二十一世纪的岁月里,及那以後的千秋万世,中华道统与基督之道,仍将是中华民族要走的康庄大道。」24 (全文刊完) (18) 一如希伯来书所写∶「他虽然是天主子,却由所受的苦难,学习了服从,且在达到完成之後,为一切服从他的人,成了永远救恩的根源。」(希五8-9)若望福音也记载了耶稣的多次说话,明言他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是从父学来的,如「子不能由自己作什麽,他看见父作什麽,才能作什麽;凡父所作的,子也能照样作,因为父爱子,凡自己所作的都指示给他。」(若五19-20)又如「派遣我来者是真实的,我由他听来的,我就讲给世界听。我由我自己不作什麽,我所讲论的,都是依照父所教训我的。」(若八26、28)。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话都是耶稣向那些不信他的犹太人说的。耶稣也真做到了苦口婆心的地步。 (19)
耶稣在为人舍命前曾说∶「这是我的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受了你们一样。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你们如果实行我所命令你们的,你们就是我的朋友。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为仆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称你们为朋友,因为凡由我父听来的一切,我都显示给你们了。」(若十五12-15)。应为弟兄舍命见《若壹》三16。
(20) 依四一8。参阅创十八17-19。「为了你的朋友亚巴郎,┅┅」(《达尼尔》三35。) (21) 出卅三11、亚三7。(22) 参阅撒上18、19、20、21四章。(23)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十四32)等(24) 亦见《创世纪研究》,民国78年四版,页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