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浏览牧灵圣经网站.
logo
网站导航
热门关注
随机推荐
当前位置:牧灵圣经首页 >> 圣经培训 >> 圣经诠释 >> 浏览文章
教会内的圣经诠释(九)教会传统内的阐释
来源:宗座圣经委员会 作者:宗座圣经委员会 日期:2010年07月26日 访问次数:

身为天主子民的教会,意识到在理解和阐释圣经时,是得到圣神助佑的。耶稣最早期的门徒已知道,他们自己是没有能力了解他们所领受的启示的全部现实。当他们以团体的方式维系他们的生活时,他们感受到所领受的启示得到不断深化和逐步的了解。在这过程当中,他们察觉到那「真理之神」的影响和工作:这真理之神是基督许诺给他们的,把他们引入一切的真理(若 16:12~13)。就是这样,教会今天继续她的旅途,全凭基督的许诺的支持:「那护慰者,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来的圣神,他必要教训你们一切,也要使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若 14:26)。

 

(一) 正典的形成

 

在圣神的引领下,并以所领受的活生生的传统作依据,教会辨识出那些着作应被视为圣经,意思是那些「藉圣神的默感而写成的书,以天主为其着作者,并如此被传授给教会」(DV 11),并包含了「天主为我们的得救而纳入圣经内的真理」(同上)。

把圣经的「正典」辨识出来,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的成果。旧约的团体(由一些个别的组织,如先知的圈子或司祭的组织,以致整个民族),从某些经文中察觉到天主的圣言能激发他们的信仰,并提供日常生活的指引;于是,他们视这些经文为需要保存和承传后世的产业。就这样,这些经文不再只视为某个作者灵感的杰作,却成为天主所有子民的共同产业。新约表明了对这些神圣的经文─那从犹太民族承袭而来的宝贵遗产─的一份崇敬。新约把这些经文视为「圣经」(罗 1:2),受天主圣神「默感」的(弟后3:16; 参阅伯后 1:20~21),是「不能废弃的」(若 10:35)。

教会把这些构成「旧约」(参阅格后 3:14)的经文与别的着作紧密地联在一起:首先,是那些有目击者的见证,从宗徒传下来(参阅路 1:2; 若一 1:1~3)、且得到圣神保证的(参阅伯前 1:12),有关「耶稣所行所教的一切」(宗 1:1);其次是宗徒自己和其它门徒为建设信友团体而讲的教训。这两项系列的着作最后被称为「新约」。

正典的过程是受着很多因素的影响:教会坚信耶稣─以及他的宗徒─明认了旧约为受默感的圣经,而逾越奥迹是旧约真正的满全;教会坚信新约各经书皆忠实地反映宗徒的宣讲(这并不暗示所有新约经书都是宗徒亲自编写的);教会确认这些经文符合信仰的准则,和这些经文在基督徒礼仪中的应用;最后,教会经验到这些经文与团体的共融生活相符,并具有保存这生活的潜能。

在辨识圣经正典的同时,教会亦在辨识和界定自己的身份。从此,圣经就好象一面镜子,教会可不断从这面镜子重新细察她的身份,随时评定怎样回应福音和装备自己作相称的福音承传工具(参阅DV 7)。这样,正典的经文披上一个救恩性和神学的价值,与别的古代经文所附带的价值截然不同。后者可能清楚阐明了信仰的根由,但永不可取替被定为正典、因而成了为了解基督徒信仰必须的那些经文的权威。

 

(二) 教父释经

 

从最早期,教会便知道是圣神感动新约的作者把救恩的讯息书写出来(DV 7, 18),而同一的圣神,亦不断辅助教会去阐释他所默感的着作(参阅 依肋内,Irenee, Adv. Haer., 3.24.1; 参考 3.1.1; 4.33.8; 奥力振,De Princ., 2.7.2; 戴都良, De Praescr., 22)。

教父在正典形成的过程中担当了一个特别的角色;同样,他们在那从不间断地陪伴和引导教会诵读和阐释圣经的活生生的传统中,亦负起一个主要的责任(参阅「上智的天主」通谕:本文献 110~111; 「圣神默感」通谕 28~30:本文献 554; DV 23; PCB, Instr. de Evang. histor., 1)。在那大传统的洪流中,教父释经明显的贡献包括:从整部圣经 抽出构成教会教义传统的一些基本定向,以及提供了一套丰富的神学教训,为教导信众和给予他们灵性的滋养。

教父非常推崇圣经的诵读和阐释。这点首先可从直接与圣经的了解有关的着作,如讲道集和注解集着中,可见一斑。但除此之外,教父在辩证和神学的着作中,亦有引用圣经来支持主要的立论,足以证明他们对圣经诵读和阐释的注重。

教父认为诵读圣经最主要的场合是在教堂内,在礼仪之中,所以他们提供的阐释通常是神学性和牧民性的,触及与天主的关系,好能同时帮助整个团体以及个别的信徒。

教父视圣经为天主的书,是一个作者的一部着作。不过,这并不表示他们把人类作者贬为一些被动的工具;他们亦颇胜任为特定的书卷配上其特定的目的。但他们探讨的方式,绝少顾及启示在历史中的发展。不少教父把 " Logos" ,天主的圣言,描绘成旧约的作者,因此肯定全部圣经均有一种基督神学上的意义。

暂且不谈安提约基亚学派(Ecole d'Antioche)的某些释经学者(尤其Theodore de Mopsueste),教父以为他们可以随意断章取义,从而点出他们从一句句子 找到一些启示的真理:在针对犹太人立场的护教学 ,或与其它神学家的神学辩论中,他们毫不犹疑地使用这种阐释方法。

由于他们最关心怎样以圣经作为与弟兄姊妹共融的生活的基础,他们通常乐意把圣经的经文应用于身处的环境 。奥力振之所以有系统地钻研希伯来文圣经,是因为他希望与犹太人辩论时,使用一些为后者所接受的经文。因此,当圣热罗尼莫(St. Jerome)称许「希伯来文是真理」(hebraica veritas)时,在这方面,他显得不像一个典型的人物。

为了减轻一些圣经段落可能为某些基督徒(为那些反对基督宗教的异教徒更不在话下)所带来的反感,教父惯常借用寓意解释法;不过,他们甚少摒弃经文的文字感和历史感。他们对于寓意法的运用,远胜于外教作者直接套用寓意的方法。

诉诸寓意的做法亦是基于一个信念,那就是:圣经,这部天主的书,是天主赐予他的子民、教会的。原则上,圣经中没有甚么是因不合时宜或毫无意义而可搁置一边的。天主恒常地向他的基督徒传达一个总是有关他们时代的讯息。在解释圣经时,教父把预像解释和寓意阐释混和,并交织得无法拆解。他们这样做,总是为牧民和教育的需要,因他们深信凡被记录下来的,都是给我们作 戒的(参考格前 10:11)。

由于坚信他们正处理的是天主的书,因而是一部具无穷尽深意的书,教父相信任何一篇经文,都可以透过寓意的方法作任何一种阐释。不过,他们亦认为其它的阐释亦可以提供不同的见解,只要所提供的与信仰相符合。

教父释经学最具特征的寓意阐释法的一个危机,可能令今日的人颇为尴尬。但教会告诉我们,这种释经法也常有其贡献(参阅「圣神默感」通谕 31~32, DV 23):教父教导我们从神学的角度,在一个活生生的传统的脉络中,以一个真正的基督精神来研读圣经。

 

 (三) 教会各成员在释经中的角色

 

赐给教会的圣经,是全体信友共享的宝物:「圣传和圣经组成一个天主圣言的宝库,托付于教会。全体圣民依附着它,联同他们的司牧,永远持守宗徒的教训……」(DV 10; 亦参阅 21)。的确,教会历史某些时期的信友对圣经经文的熟悉程度,会比别的时期高,但在教会生命中每一个重要更新时刻,圣经都处于启导的位置,从初世纪的隐修运动,至近代的梵蒂冈二次大公会议均如是。

梵二的训导指出,当所有领受了洗礼的人,怀着对基督的信仰参与弥撒庆典时,便公认基督临现于他的圣言中:「因为当圣经在教会内被诵读时,那是基督亲自在说话」(SC 7)。他们是怀着那全体天主的子民独有的「信仰的意识」(sensus fidei)来聆听天主的圣言……因为藉着这「真理之圣神所启发和保存的信仰意识,天主的子民,在教会训导当局领导之下,拳拳服膺其所接受的已不是人的语言,而是天主的圣言(参阅得前 2:13)。他们不能缺损地遵从传与圣徒的信仰(参阅犹 3节),以正确的判断力更深刻地去体会,并以生活更完美地付诸实行」(LG 12)。

为此,教会所有成员在圣经阐释中皆有一定的参与。在履行他们的牧职时,作为宗徒继承人的主教,是圣经在每一时代得到不断阐释的那活生生的传统的首要见证人和保证人。「藉着真理之神的光照,他们有责任忠实地保存天主的圣言,解释它,并透过他们的宣讲更广泛地传扬下去」(DV 9; 参阅LG 25)。作为主教的伙伴,司铎首要的任务是宣讲天主的圣言(PO 4)。他们领受了一个特为阐释圣经的神恩;当传递天主的圣言而非他们自己的思想时,他们把永恒的福音真理,应用在实际的日常生活环境之中(同上)。这神恩是赋予司铎和执事的,尤其在他们施行圣事的时候,要阐明在教会的职务中,圣言与圣事是一体的。
在感恩的团体中担当主持和信仰导师的传道员,他们主要的任务并非传授教理那么简单,更要协助信友明白和辨识当他们聆听和反省圣经时,天主的圣言在他们心内正向他们说些甚么。因此,地方教会以整体而言,按天主的子民─以色列的模式(出 19:5~6),成为一个意识到被天主所训诲的团体(参阅若 6:45),一个以信德、爱德和顺服的心恳切聆听天主圣言的团体(申 6:4~6)。只要他们继续在信德和爱德内与整个教会联合一起,这些真正聆听的团体在他们自己的环境中,将成为有力的福传和交谈的能源,以及社会改革的动力(在世界中传福音 57~58; CDF, Instruction sur la liberte chretienne et la liberation, 69~70)。

可以肯定,这圣神亦被赋予个别的教友,令他们在自己个人的生活环境下祈祷,和以祈祷的心研读圣经时,他们的心会变得「火热」(路 24:32)。基于这原因,梵二大公会议强调以各种方法给信徒敞开通往圣经的门径(DV 22, 25)。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研读从不会是完全私人的,因为信徒总是在教会的信仰内研读和阐释圣经,之后又把研读的成果带回团体,充实共同的信仰。

整个圣经的传统,特别是福音中耶稣的教训,显示那些被世界认为低下阶层人士,其实是天主圣言的优先听众。耶稣坦言有些事隐瞒了智能和明达的人,却启示了给纯 的人(玛 11:25; 路 10:21),天主的国是属于那些变得像小孩子的人(谷 10:14 及其平行文)。

同样,耶稣宣布:「你们贫穷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主的国是你们的」(路 6:20; 参阅玛 5:3)。默西亚时代的一个征兆,是向贫穷人传报喜讯(路4:18; 7:22; 玛 11:5; 参阅 CDF, Instruction sur la liberte chretienne et la liberation, 47~48)。那些无权势和缺乏人的资源的人,不得不全心信赖天主和他的正义;他们拥有一种聆听和阐释天主圣言的能力,是整个教会理当关注的,这也要求教会从社会的层面作出回应。

认清圣神赋予各种特恩和职能,尤其训导的特恩以服务团体(格前 12:28~30; 罗 12:6~7; 弗4:11~16),教会对那些拥有特恩的人,就是透过他们阐释圣经的专长参与建设基督奥体的人,表示崇敬(「圣神默感」通谕 46~48:本文献 564~565; DV 23; 宗座圣经委员会,「论福音上历史真理的训示」之导言)。虽然,释经者会发现,他们的努力在过往并未受到今日他们得到的鼓励,以他们的学问来服务教会,成了一个庞大而丰富的传统的一份子,这传统可追溯至最初几个世纪的奥里振和热罗尼莫,以至较近期的拉冈热神父(Pere Lagrange)等,一直延续至我们的年代。要发掘现今世代最为注重的圣经的文字含意,便特别需要各方面的专家携手合作:那些钻研

远古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版本批判学和文学类型分析、以及懂得善于利用科学批判方法的人士。在注意经文在原来的历史背景之外,教会依赖默感圣经的同一位圣神所推动的那些释经学者,以确保「在可能的 围内,有众多为天主圣言服务的人,好能有效地为天主的子民提供圣言的滋养」(「圣神默感」通谕 24, 53~55:本文献 551, 567; DV 23; 保禄六世, Sedula cura, 1971 )。在我们这年代,一个令人欣喜的发展是女性释经者数目的跃升。她们在圣经阐释方面,经常提出崭新而透彻的见解,并重新发显已被遗忘的观点。

尽管如以上所述,圣经是属于整个教会的,而且是所有牧职人员和信众「同心合意地坚守、宣认和实践」的「信仰遗产」的一部份,但始终「以权威阐释由圣经和圣传所传达的天主圣言的职权,只是交托予教会生活的训导当局,而它是藉耶稣基督的名义行使该权威的」(DV 10)。因此,教会训导当局拥有最终的责任,确保阐释的真实性,并在必要时指出有违真正福音精神的特殊阐释。训导当局是在基督奥体的共融内履行这职务,正式地表达教会的信仰,藉以服务教会。为此当局会谘询神学家、释经学者和其它专家,承认他们合理的自由,并与他们以相互的关系联合在一起,达至「保存天主的子民在那释放他们的真理之内」这共同目标(CDF, Instruction sur la vocation ecclesiale du theologien, 21)。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教会内的圣经诠释(八)圣经传统内的阐释
下一篇:教会内的圣经诠释(十)释经者的任务
发表评论

Copyright 2006 牧灵圣经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