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13:18-23
18所以,你们要明白这个撒种的比喻。
19有些人听了天国的道理,不能真的领悟,就像种子撒得太靠近路边;邪恶一来便夺去了已播在心中的道。
20撒在石地里的种子,是比喻听了道,欣然接受的人。
21因为没有根基,行道时,一遇困难,或受打击,他立刻会跌倒放弃。
22撒在荆棘里的种子,是指听了道却烦忧俗务,迷恋财富,以致堵塞了道,而没有结果。
23至于撒在良田的种子,就像听了道而领悟的人,他会结出一百,或六十,或三十倍的果子。”
释义
现代学者大多认为这段关于撒种比喻的解释,并非出于耶稣,而是后来初期教会团体对耶稣的比喻所做的寓意式的(allegorical)诠释,反映出当时教会内不同成员对于福音讯息的接受态度。
这段诠释举出,人们面对福音的宣讲会出现的四种不同态度:有时听众们心灵闭塞,无法接受福音的讯息(不了解不是指知性方面不懂,而是人不愿真心接受);有的人浅薄地接受,又很轻易地放弃,犹如无根之草;另一些人愿意接受福音,却放不下「世俗的焦虑和财富的迷惑」;但也有些人,听信福音,因而了解接受,又能实践出来,便结实累累了。
这个解释鼓励福音宣讲者不要灰心,指出收成是可期待的。一位农夫不可能以为他所撒的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结实,但他知道,即使有些种子浪费了,最后终究必有收成。所以,他只要尽力撒种就好了。
反省
面对福音的讯息,我是哪种听众?
我个人的福传工作中,也会面临似乎毫无成就的情况,我如何面对这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