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人能走路了
1过了些时日,他又回到了葛法翁。
2人们得知他在屋里,就都来找他,门前围满了人。于是,他就给他们讲道。
3那时,有人带着由四个人抬着的一个瘫子来找耶稣。
4因为门口人太多,他们无法接近耶稣。他们就在耶稣所在之处的房顶上,拆开一个洞,把瘫痪者连同担架一起放了下去。
5耶稣看见他们的信德,就对病人说:“孩子,你的罪赦了。”
6几位律法经师也坐在那里,他们都暗自思虑:
7“他怎么能这样说呢?这真是亵渎的话!除了天主,谁能赦罪呢?”
8耶稣凭着神力,已经知道了他们内心的想法,便问他们说:“为什么你们要在内心如此揣度呢?
9是对瘫痪者说:‘你的罪赦了!’容易呢?还是说:‘起来!拿起担架回家吧!’更容易呢?
10你们要知道,人子在这个世界上有赦罪的权柄。”
11耶稣于是对那瘫痪的人说:“起来!拿起担架回家吧!”
12那人立刻起身,在大家的注视下,拿起担架出去。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开始赞美天主说:“我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
【经文脉络】
这个主日的福音选自谷二1-12,内容是一个治愈奇迹(1-5、11-12)和由此而引发的一段争辩性的对话(6-10)。马尔谷福音二〜三6节的经文片段,几乎都有类似的结构和内容:先是一个简单的事件,此事件引发了耶稣和法利塞人之间的争论,而争论的主题都是关于犹太传统或法律的问题。
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仍是「耶稣的城」葛法翁(参阅:玛四13),耶稣在加里肋亚地区巡回宣讲的某一天,又回到祂在这个城市的「家」中。许多人因此聚集在祂身旁,「祂就对他们讲道」,讲述「天主的福音」(谷一14)。
表达信心的行动
这是有关耶稣治好一个瘫子的故事。有四个人用担架把一位瘫子抬到耶稣所在之处,但是因为人群挡住通路,他们不得不费尽苦心地拆屋顶、把病人送到耶稣面前。福音作者刻意地详细叙述整个过程,增加了紧张的气氛,也更引人入胜,期待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
四人努力突破阻碍、排除困难把病人带到耶稣面前,这个行动博得了耶稣的赞赏与认可,被认为是信德的表现:耶稣看见「他们的信心」。他们相信耶稣有治愈病人的能力,这个信心表达了对于奇迹的恳求。这些抬担架之人的信德,是一种「为他人祈祷」的信德。
治病与罪赦的关连
耶稣的行动首先只是一句「赦罪」的话:「孩子!你的罪赦了」。祂的回应使人大感惊异;人们所期待的应该是治病的行动,但是耶稣却只以许诺罪赦来予以回应。
就文学上来看,耶稣说出「孩子!你的罪赦了!」这话之后,本来应该直接连到11节的经文,亦即耶稣继续说出真正治愈性的话:「我给你说:起来,拿你的床,回家去罢!」福音作者在这二句话中间,巧妙地插入一段有关赦罪权柄的争论(6-10)。这个文学上不连贯的现象反映出,马尔谷承继旧约和犹太传统思想,认为疾病和罪过之间具有内在的关系,因此,耶稣应许赦罪,本身便含有「治愈疾病」的意义(比较:若九3的经文则显示另一种思想,它对罪恶和疾病之间的直接关连提出质疑)。
真正赦罪的是天主
「你的罪赦了」更精确的翻译应该是「你的罪『被』赦了」,因为这里本来是一个被动语态,没有直接说出谁是赦罪者。这是圣经中常常出现的语法,为了敬畏上主而避免直接称呼其名,因此采用被动语态,表示真正赦罪的是天主。由于中文在习惯上比较少采用被动语态,因此这些在神学上非常重要的「神学性被动语态」常常在中文译文中消失了。
耶稣认识人心
由经文看来,似乎经师一直在场(虽然前面并未提及他们)观察耶稣的言行。在马尔谷福音的一开始(一22)他们便被表达为和耶稣对立的角色,这情况在福音中一再地重复出现。他们并未「说出」对耶稣的批评,只是「心中忖度」耶稣说了亵渎天主的话,因为他们认为赦罪是天主的事,「人」不得僭越这个权柄。耶稣却识透了他们的心,针对他们在心中所做的指责,做出反应。在此出现了另外一个「奇迹」,一个「知识性的奇迹」。在旧约中只有天主认识人心,而新约中的耶稣也显示出具有透视人心的能力,这一点暗示祂拥有天主的能力。
天主子的赦罪权柄
耶稣提出的问题:「什么比较容易呢?」要求人思考治愈的话和赦罪的应许之间不同的重要性。外表看来这是一个关于「比较简单」或「比较困难」的问题,一般而言,人们以为空口说出赦罪的话,要比实际「治愈病人」容易;但其内在的目的,却正好相反:耶稣经由「比较简单」的治愈行动,证明祂的确具有赦罪的权柄。治愈的行动应该成为「证据」,使人相信耶稣有赦罪的权柄,相信祂是来自天主的默西亚。
但是,这段经文并未显示有任何人最后相信了耶稣,这说明耶稣的赦罪权柄是无法因奇迹而证明的。真正的证明在于天主承认耶稣是天主子,就如福音在叙述「耶稣受洗」(一11)、在山上「改变容貌」(九7)和祂的复活时(十六6)所表达的。这是天主给予耶稣的权能,使祂在世上能够执行赦罪的工作。耶稣之所以拥有这个权能,因为祂是和天主有独特关系的「子」,这个关系也由经文中的「人子」头衔表达出来(二10)。
奇迹的结果
耶稣对瘫子的命令「拿你的床,回家去吧!」实现了奇迹,而在场的人都因此大为惊愕,并光荣天主。群众的反应说明,事实上是天主经过耶稣治愈瘫子,并赦免了罪过。
【综合反省】
耶稣赦罪权柄的问题,大概反应了初期教会团体具体实践赦罪权柄(和好圣事)时所面临的困难。如果耶稣曾因为赦罪的行为而引起经师的抗议与攻击,那么,祂的门徒们必然也面临相同的困难。基督徒把自己的(赦罪)职权建基于耶稣的权能上,他们宣称是耶稣的门徒,基于这个召叫,他们也得到耶稣赋予的能力,分享耶稣的权能,在教会中执行耶稣在世时曾经做过的工作。今日的教会,在行使各种来自于耶稣的职权时,应当先努力使自己成为名符其实的耶稣门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