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浏览牧灵圣经网站.
logo
网站导航
热门关注
随机推荐
当前位置:牧灵圣经首页 >> 圣经培训 >> 每日福音 >> 浏览文章
2011年8月15日路加福音1:39-56 (圣母升天节)
来源:注释:思高推广中心 作者:牧灵圣经 日期:2011年08月14日 访问次数:

玛利亚拜访依撒伯尔

39数日之后,玛利亚出门赶往犹太山区的一座城镇,

40到匝加利亚的家中去拜访依撒伯尔。

41依撒伯尔一听见玛利亚的问候,胎儿就在她的腹中欢跃。依撒伯尔充满了圣神,

42高兴地大声说:“你在女人中是有福的,你怀的胎儿也是有福的!

43我主的母亲前来看望我,我怎么当得起呢?

44你的问候声传入我耳际的那一刻,胎儿就在我腹中欢欣跃动呢!

45你坚信上主的话必会实现,你是多么有福啊!”

46玛利亚说:

“我的灵魂颂扬上主,

47我的心灵欢跃于我的救主、天主。

48因为他垂顾了他卑微的使女,

今后万代的人都要称我有福。

49全能者给我作了奇事,

他的名号何其神圣。

50他对敬畏他的人们,

广施慈爱,千秋万世。

51他运用手臂,大施神威,

把心高气傲的人击溃。

52他从高位上推下权贵,

却提拔了弱小卑微。

53他使饥饿者饱飨美味,却使富有者空手而回。

54他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

因为他常念及自己的仁慈。

55正如他曾应许我们的先祖,永久眷顾亚伯郎和他的家族。

56玛利亚在依撒伯尔家住了约三个月,然后就回去了。

節日與福音選讀

天主教會每年8月15日慶祝聖母升天節,由於台灣地區並非基督信仰盛行之地,當日並非公共假期,因此將這個重大的節日移至主日慶祝。在這一天信仰團體在感恩禮中一起聆聽路加敘述的「聖母訪親」的故事(路一39-56)。

路加福音的敘述特點

路加福音頭兩章交互地敘述若翰與耶穌的誕生故事,這段福音敘述兩位胎中懷有嬰孩的母親會面的情況。路加報導「天使報喜」的時候,曾經告訴瑪利亞關於依撒伯爾老年懷孕的喜訊,這是說明天主無所不能的「記號」。瑪利亞得到這個資訊而歡樂地去拜訪自己的表姊,兩位婦女互相肯定她們懷孕的狀況,給予婦女們雙重的尊榮。有關瑪利亞拜訪依撒伯爾的敘述,整個焦點首先集中在若翰的母親身上,但是依撒伯爾腹中胎兒歡悅的情況又使讀者們的注意力轉向瑪利亞,而若翰也因此在母胎中就已成為耶穌的前驅。整段敘述的重心當然還是集中在耶穌身上,這一點不但可以由依撒伯爾為了瑪利亞和耶穌而讚美天主看出來,而且瑪利亞因聽見依撒伯爾的話而唱出的「謝主曲」(46-55)更是完全不再提及依撒伯爾和若翰。

瑪利亞的信德與愛心

由於在天使報喜之時,瑪利亞得知她的親戚依撒伯爾懷孕的喜事,遂立刻動身前往猶大山區去拜訪依撒伯爾。這是一個非常遙遠而且危險的旅程,瑪利亞的行動顯示出她對於天主的信仰,她相信了天使所說的話:「依撒伯爾雖在老年卻懷了男胎」(一26)。雖然從納匝肋到猶大山區的路途相當遙遠,但路加完全沒有報導這個旅途的過程,而直接敘述瑪利亞到達依撒伯爾家中時所發生的情景。

相遇和問候

瑪利亞到達目的地後,立刻向依撒伯爾問安。路加福音頭兩章記載了許多相遇的故事,和彼此問候的情況,這些相遇都來自於天主的安排,天主的主動介入往往把人聯繫在一起,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救援逐漸展開。瑪利亞和依撒伯爾的彼此問候,表達這個相遇充滿愛情。在古時希臘、羅馬以及猶太人彼此的祝福和今日相當不同,以往的祝福並非只是一個單純的願望而已,而是實在地具有產生效果的力量。路加並沒有報導瑪利亞的問候語,只把注意力集中於依撒伯爾的回應。

若翰:耶穌的前驅

依撒伯爾所懷的胎兒在她腹中跳躍(41和44),這是一個充滿象徵性的記號。天主不僅運用人間的話語,而且也採用人類肢體的語言來傳達訊息。就如厄撒烏和雅各伯在母胎中的表現,就預示了他們未來的關係(參閱:創二五22-28),同樣地,洗者若翰雖然目前仍在依撒伯爾腹中,就已經開始執行作為耶穌前驅的先知性任務了,他在母腹中歡喜跳躍,顯示瑪利亞腹中所懷的胎兒就是默西亞。

上主天主的祝福

若翰在母親腹中歡喜跳躍,來自於聖神充滿的效果,依撒伯爾因此而發出先知性的呼喊。依撒伯爾充滿喜樂的歡呼,和腹中胎兒的歡躍,都生動的宣告救恩歷史展開新的扉頁。依撒伯爾呼喊的話並不是一個「祝福」,而是宣告一個事實:「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你的胎兒也是蒙祝福的。」(42)這句話中並沒有指出瑪利亞和她腹中的胎兒受到「誰」的祝福,意思就是天主祝福他們。這是聖經文學中一種特殊的筆法,一般稱之為「神學性的被動語態」:猶太人由於避諱直接稱呼天主,因此往往用被動語態來表達,在話語中未明白指出的行動者就是天主。

天主也採用話語祝福人,而天主說出的話具有實際的力量。上主的祝福一直陪伴著領受天主使命的人,但是這個祝福並不排除苦難(參閱:路二35),路加福音從天主對於瑪利亞和耶穌的祝福開始,而結束於復活的主對門徒們的祝福(路二四50)。

瑪利亞:信德的模範

依撒伯爾接著說:「吾主的母親駕臨我這裡,這是我那裏得來的呢?」(43)這個修辭學的問句預示了耶穌被舉揚之後將要得到的稱號「主」,如此一方面表達出瑪利亞的召叫之獨特性,另一方面也同時清楚地顯示耶穌和天主之間特別親密的關係。依撒伯爾在聖神感動之下最後說的話,則是讚揚瑪利亞的信德(參閱:路一38),「那信了由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45)瑪利亞在此被表達為聆聽天主聖言最好的榜樣(參閱:路八1-21),她的信德和匝加利亞的不信形成強烈的對比(參閱:路一20)。

聖母「謝主曲」

這段經文的最後是瑪利亞聽到依撒伯爾的問候語之後所做的回應,內容非常豐富,我們囿於篇幅無法在此詳述,只能以最精簡的方式綜合說明。這段經文本身是一首讚美的詩歌,教會傳統上稱之為瑪利亞的「謝主曲」,因為瑪利亞在此幾乎是神魂超拔般地以詠唱來回應天主在她的身上所行的偉大奇事。

這首讚美詩中交錯著「卑微與高舉」、「謙遜與舉揚」等對立性的詞句,正是瑪利亞生命的寫照,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對於天主的讚美,祂是偉大的、全能的、仁慈的與忠信的天主。天主滿全了祂對選民的許諾,俯允所有向祂求助的貧窮和卑微的人,因此,以色列的一切信者,以及世世代代的基督徒,都不斷地用這首詩歌讚美天主。

【綜合反省】

路加福音以非常技巧的方式,將洗者若翰和耶穌的童年故事連結在一起。瑪利亞和依撒伯爾的相遇含有豐富的神學意義,表達瑪利亞特別蒙受天主祝福、她超越一切人的信德、以及她對他人的關懷。

瑪利亞和依撒伯爾的相遇同時也是耶穌的前驅(若翰)和默西亞的相遇,路一15關於若翰的預言在此得到實現,基督徒讀者因此堅信,若翰是耶穌基督的前驅。若翰在母胎中就被聖神充滿,而依撒伯爾充分地了解這個記號,因此滿心喜悅地稱讚瑪利亞是有福的,因為她相信了上主的話;而瑪利亞則稱頌天主的偉大。

直到今日基督徒仍不斷的重複依撒伯爾問候瑪利亞的話:「萬福瑪利亞」,同時也不斷地和瑪利亞一起詠唱「謝主曲」。這首詩歌特別適合於今日的慶典,瑪利亞一生的卑微順服,完美地回應天主對她的特別寵幸,而最終賞給她整個人類生命的滿全─ 在天堂永遠生活於天主面前。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2011年8月14日玛窦福音15:21-28 (常年期第20主日)
下一篇:2011年8月16日玛窦福音19:23-30
发表评论

Copyright 2006 牧灵圣经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