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我实在告诉你们:一粒麦种不落在地上死去,它仍是一粒种子。但如果种子死去,就会结出许多麦粒来。
25凡爱惜自己生命的会丧失生命;谁愿意牺牲在这世上的生命,将得永远的生命。
26若有人要侍奉我,就得跟随我;我在哪里,我的仆人就到哪里。侍奉我的人,父必赏报他。
釋義
若望福音的作者在「耶穌榮進耶路撒冷」和「最後晚餐」的敘述之間報導了一段祂關於即將到來的「光榮」的談話(若十二20-36),耶穌的苦難與死亡的時刻就是他受光榮的時辰(十二23)。
麥子必須先死亡,才能夠結出果實:耶穌以這樣圖像性的言語表達祂的死亡是祂的救援工程得以完成的先決條件。耶穌的苦難與死亡是祂完成救援的方式,也是祂的門徒們必須分享的生活方式。唯有那些準備好放棄一切的人,才能夠成為祂的門徒;跟隨祂經由死亡而進入「生命」,進到天父的光榮中。
反省
苦難與死亡是耶穌救贖人類的方式,我願意參與同樣的生活方式嗎?
我的信仰生命是否結出了果實?為什麼?
祈禱
8月10日
聖樂倫執事殉道
St. Laurence
聖樂倫是公元第三世紀,教宗聖思道二世(St.
Sixtus II)身旁的七位執事之一,於258年羅馬皇帝瓦勒里安(Valerian)執政時殉道。關於他的生平,聖安博和聖奧斯定都曾提過。而根據Golden Legend(暫譯《金色傳奇》)記載,聖樂倫來自西班牙,受教宗邀請到義大利,並於羅馬受傅為執事。當迫害興起時,教宗聖思道二世被處以死刑,往赴刑場的路上,跟隨在後的樂倫問他:「教宗,您到哪裡不需要執事呢?」聖思道回答:「我要離開你了,三天之內你將跟我來。」樂倫滿心喜樂,於是開始分送財產,並變賣昂貴的器皿,捐贈給窮人。
當時的羅馬省長是一個貪婪的外教人,他認為樂倫的行為表明了教會私藏財產,便命樂倫立即將其交出。樂倫回答三天之內辦到。隨後樂倫走遍城市,聚集了所有教會照顧的窮人與病患,帶他們去見省長,並說道:「他們就是教會的財產。」省長非常憤怒,立即命人抓起樂倫,判他火烤極刑。樂倫被綁在鐵柱上,身上的皮膚一點一點地被炙熱的火烤著。天主的愛包圍著他,幾乎使他感受不到任何疼痛;天主同時也賜給他極度的喜樂和莫大的幽默感,受刑時,他告訴審判官:「換邊吧!這邊烤好了!」臨終前留下這句話:「烤熟了。」並且為羅馬城的皈依,及福音傳遍普世祈禱。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