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24:13-35
13就在那天,他们中有两人往厄玛乌村去,离耶路撒冷有二十多里。
14他俩谈论着所发生的这些事。
15正说着,耶稣亲自走近来,与他们同行。
16可是他们的眼睛被挡着,没有认出耶稣。
17他问他们:“你们一路上谈论的是什么?”他们就站住,满脸忧愁。
18其中叫克罗帕的回答说:“你恐怕是耶路撒冷城中唯一一个不晓得这几天发生什么事的人吧!”
19他问:“什么事?”他们回答说:“是关于纳匝肋耶稣的事。
他是个先知,在天主和百姓面前,他行事和说话都有权能;
20但是司祭长和官长把他送交出去,判了罪,将他钉死在十字架上。
21我们本来希望他会拯救以色列。
这些事发生,至今已是第三天了。
22我们中的几位妇女使我们震惊。她们清早去墓地,
23没看见他的遗体,回来后说她们见了天使显现的异象,天使说他复活了。
24我们中有人去墓地看,结果发现和妇女所见的一样,但他们没看见他。”
25他对他俩说:“你们多么无知!为信先知所言的一切竟这般迟钝。
26默西亚岂不是先得受苦,然后进入他的光荣吗?”
27于是他从梅瑟及众先知开始,把经上有关他的记载,都给他俩解说了一遍。
28走近他们要去的村庄时,耶稣好像还要继续前行。
29这两人却挽留他说:“跟我们一块住下吧,夜幕垂下,天色已晚了。”于是他就进去跟他们住了下来。
30他与他们用餐时,拿起饼感谢了,掰开递给他俩。
31他们眼睛开了,认出他来。但耶稣却在他们眼前消失了。
32他们彼此说道:“他在路上跟我们说话,解释经文时,我们的心不是火热的吗?”
33两人立即动身,返回耶路撒冷,见到那十一人和随同他们的人聚在一起。
34大家对他俩说:“主真的复活了,他显现给了西满。”
35这两人也说了路上遇见的情形,以及他们怎样在分饼时认出了耶稣的经过。
【經文分析】
復活期第三主日的福音選自路二四13-35,這是一段最長的、大概也是最美的復活敘述。路加福音藉著報導兩位門徒前往厄瑪烏時,在路上所遭遇的經歷,講述人如何走上復活信仰的道路。
失望的門徒
兩位耶穌生前的門徒,從耶路撒冷走向厄瑪烏。路加並未直接說出他們離開聖城的原因,但經文本身提供了一些線索,讓讀者自己想像:在這段故事之前,福音敘述一群婦女發現安葬耶穌的墳墓空了,並聽見天使報告耶穌復活了。但當他們將這一切轉告給宗徒們時,他們卻不相信這些婦女;伯多祿雖然去查看了墳墓,卻只是驚異(並未相信)。更直接的線索,來自於這二位門徒在旅途中和顯現的耶穌的對話。
從他們的談話內容,我們看見他們對耶穌的了解和期望:他們認為耶穌是先知,具有特殊的權威,並期望他就是默西亞;不過耶穌卻被釘死,而且已經是第三天了。經文中強調「第三天」這個日子,一方面再次肯定耶穌被釘死的事實;另一方面更顯示一切希望都已趨於幻滅,因為耶穌生前預言說自己死後三天要復活,如今這個期限即將結束。因此,他們二人失望地離開耶路撒冷,返回家鄉厄瑪烏。
耶穌顯現
走在路上的門徒和一位突然出現的「陌生人」談話,卻未認出這人就是耶穌,因為他們的眼被「關閉」了。復活的耶穌並未自我介紹,在聽完二位門徒失望的談話後,首先指責他們的無知和遲鈍,然後提醒他們:「默西亞不是必須先受苦難,並且通過苦難才達到光榮嗎?」接著耶穌為二位門徒解釋經書,詳細說明這一切。此處所指的經書,並非梅瑟和先知們關於默西亞所講過的某一些特定經文,而是指全部「猶太人的聖經」,也就是基督信仰裡所謂的「舊約」。這段話說明苦難的必要性,同時也指出「復活」絕非再返回原有的生命,而是進到天上的「光榮」中。路加在宗徒大事錄中透過初期教會的宣講者強調,基督徒「必須經過許多苦難,才能進入天主的國」(宗十四22),如此表達出基督徒的生命正是參與耶穌基督的生命。
擘餅:關鍵的經驗
他們臨近厄瑪烏時,耶穌佯裝欲繼續前行,二位門徒不得不把他強留下來,並不只是因為天色已晚,而更是因為他們的心因聆聽耶穌而成為火熱的。路加福音多次報導耶穌常常被人請去參加筵席,這次他也一如往常受邀入席。但是身為客人的他,卻在晚餐中扮演了一家之主的角色,他拿起餅讚頌天主之後,把餅擘開並分給二位門徒。就在此時,他們原本被關閉的眼被「打開」了,而認出耶穌來。他們並不是在耶穌某一個特殊的姿勢上認出他來,而是因為他們的眼睛被打開了,這個認識的能力現在賞給了他們。
就在這一刻耶穌由他們眼前消失了,因為這個相遇事件已達到最高峰,耶穌沒有必要再逗留原處。二位門徒隨即彼此分享,當耶穌在路上為他們開釋聖經時,內心便已經如火一般地燃燒。由此可知,耶穌先為他們「開啟」聖經的奧秘,成為他們在擘餅時「開啟」眼睛的準備。
復活主的顯現:門徒們共同的經驗
二位門徒所經歷的一切,促使他們立刻返回耶路撒冷。回到團體後,先聽見「十一人」的信仰見證:「主真復活了,也顯現給西滿了!」在這個短短的見證中我們看見「十一人」的重要性,以及西滿(伯多祿)的領導地位。雖然路加並沒有記載耶穌顯現給西滿的故事,但是,他的確是第一個看見復活的主的人。在這個「官方」的見證之後,二位厄瑪烏門徒才報告,他們在路上以及在分餅時所經驗的一切:主「真的」復活了。
【綜合反省】
這篇有關復活的敘述,有個十分精細巧妙的結構:失望的由耶路撒冷出發—被矇閉的眼睛 — 解釋(開啟)經書—擘餅時開啟眼睛—充滿熱火的返回耶路撒冷。這種戲劇張力十足的安排,邀請讀者和經文中的角色產生認同,並因而直接和復活的主對話。
福音作者希望幫助讀者克服自己的情緒,或認知上的屏障而達於信仰。基督徒走在追求信仰的路上,就如同這二位走在厄瑪烏路上的門徒─唯有透過以基督為中心的觀點,閱讀全部的聖經,參與以伯多祿為中心的信仰團體所舉行的感恩禮,才會和復活的主相遇。基督徒只有在讀經和擘餅中,才能認出耶穌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