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中的爱
福音中几处提到盲人恢复光明的奇迹,比如在玛窦福音9:27-31中讲述了两个瞎子恢复光明,在路加福音18:35中讲述了耶里哥盲人的复明,而在若望福音9:1- 41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述耶稣使一个天生瞎眼的人重得光明的故事,其中的含义除了告诉我们耶稣所行的奇迹是为人们解除痛苦,重建光明,重获健康,并能让那些被社会排斥和歧视的所谓“残疾人”重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敬,让他们拥有享受正常生活的权利等等,展现了耶稣的慈爱和对人类痛苦的深刻体会和关怀,除了这个很明显的意思之外,里边还有很深刻的寓意,就是其中的象征意义。
光明和黑暗的对比
说到这个层面,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盲人世界里的黑暗,象征远离真理的茫然和无知及痛苦。因而若望在他福音的起初就说耶稣是人类的光,“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无法胜过它”(若1:5)这也是若望福音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象征意义,“那光是真正的光,来到世上,普照众人”(若1:9),“审判是这样的:光来到世上,但世人因为自己的恶行,不爱光明,反爱黑暗,作恶的人不喜欢光,不肯接近光明,怕他的恶行被暴露,但奉行真理的人接近光,好使人清楚的看见,他的行为都是在天主内完成的。”(若3:19-21)“若翰好比一盏灯,发光照明,你们愿暂时在他的光明中,享用片刻。”(若5:35)与黑暗相反,光象征着真理的光芒和显现。有了黑暗和光明的对照,我们就能明白“瞎子”和“盲人”其实是指那些明明看见了天主的正义、慈爱行为,却因为我们的自大、骄傲、顽固不化和自私自利、自以为是而不肯承认,或不肯跟随,依撒意亚先知在斥责自己的同胞偏离天主的指引而去屈服于其它神明和民族时,用了大量的词语来批判他们:视而不见。“你去告诉这民族,听,他们听了却听不懂;看,你们看了却看不见”(依6:9),“雅威,你的手已举起,但他们却看不见。”(依26:11)依撒意亚还曾用比喻的手法形容了那些找到天主的真理,并按天主正义的法规去做的人,就好象眼睛能看到一样:“你们的眼睛一定能看到你们的导师,你们向左或向右时,后面必有声音说:这是正路,在上面走吧!”“创伤之后,他将看见光明,拥有完美的智慧”,(依53:11)
能看见的人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能看见的人”,就是在生活各种各样的场合和背景下,能不断地分辨天主旨意的人,这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观察和学习,需要我们以圣经为借鉴标准,这是一种内在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会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作出令天主喜悦的选择。当我们要奉献的时候,有了这种能力,我们就能知道什么样的奉献是天主喜欢的;当我们要行动的时候,我们就能知道到底什么样的行动才是真正的出自于爱;当我们要去见证的时候,我们也会知道到底什么样的话才能真正坚固别人;当我们倾听教导时,我们也会知道什么样的教导是符合耶稣教导的精神,这样一来,我们不论作什么都不会带有盲目的危险性,可以避免成为一个“睁着眼睛的瞎子”。
错在哪里?
以色列民族是一个宗教意识非常浓厚的民族,他们在追随自己的神明上可堪称世界无双,虽然有曲折,毕竟是想要忠贞到底,但为什么先知们那么严厉地批判他们是“盲目”的追随者呢?即使到了耶稣那里,也曾用了非常严厉的口吻来声讨当时的宗教权威们:“我来世上是为了审判,使看不见的能看见,使看得见的成为瞎子。”(若9:39)哪里错了呢?是什么使人们盲目了呢?让我们再来看看依撒意亚说的话,“把我子民的过错告诉他们”“他们天天寻找我,渴望知道我的道路,他们想知道公正的法律,不想偏离他们的天主,他们埋怨到,为什么我们禁食守斋而你却看不见,我们苦修而你却不注意?看,你们在守斋的日子还苦心经营,逼迫你们的工人劳作。你们守了斋,却仍互相争吵,挥拳相向……看,令我喜悦的斋戒:打碎不义的枷锁,松开轭上的绳锁,解放受压迫的人,折断所有的重轭,还要与饥饿的人分享食物,领无处安身的人到你家中,见到赤身的人给他穿衣……这样你的光芒必四射如晨曦……”(依58:1-10)在这里,成为明白天主旨意的人并不是很难,天主要的是一种生活的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选择呢?就是能成为天主爱世人和实行人间正义的代言人或中介,而不是去实行与自己实际行为脱节的教条,也不是一系列的拥有宗教气氛的仪式,比如斋戒或外在化的祈祷,比如有口无心的念经等等。到了耶稣这里,他把天主至高无上的爱全用实际行动转化为对追随他的人的要求,如果我们是有眼的,是能看见的,就会发现耶稣的所有行为都是以爱为基础和核心的。我们如果是追随耶稣的人,就只能以相同的实际行动去效仿他,以此证明我们确实是“看得见的”。
是否与我们有关系?
如果我们在大肆宣扬了福音的内容后,在积极努力地创办了各种学习班培训教友后,在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了福音中有关“耶稣的言行”后,在相信自己几乎都快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后,我们却在孤独困苦的人面前表现冷漠,在孤儿、病人面前丝毫也不关心,在需要我们伸出哪怕是一次手的敌人面前我行我素,在别人的伤痛面前得意洋洋,我们肯定就成了“盲目”的基督徒,我们对耶稣临在的地方就会失去了“看出来”的能力,就会像当年的以色列人一样问天主,为什么我们的苦修你看不见,为什么我们付出的没有回报?为什么天主不祝福我们?
其实天主喜欢的东西很清楚,我们只是更容易受自己的意愿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更容易在没有真爱的前提下将野心、骄傲、自私自利的行为冠以追随天主的主题,久而久之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使我们走进了“误圈”:一边非常积极地恭敬天主,行一切的苦功,一边却对他人遭受的痛苦无动于衷,对孤儿和残疾儿童,对失去亲人保护的孩子,对得了绝症的人等丝毫也没有反映,好像他们都是遥远的事情,是别人的事情,与我们的信仰没有实际的关系,我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一样,不会影响到我们与天主之间的关系。
可是在玛窦福音25:41中耶稣用犀利的言辞批评了这样的“盲人”:“‘离我远点!遭诅咒的人群……因为我饿时,你们任我挨饿;我渴了,你们不给我喝;我流浪时,你们任我无家可归;我衣不遮体时,你们任我饱受风寒;我生病坐监时,你们都不来看望我!’人们也都争着问:‘我们什么时候看你饥寒交迫,四处流浪而不关心你呢?什么时候见你衣不遮体,生病坐牢而没去安慰你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在跟你们说,无论什么时候,你们拒绝帮助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就是拒绝帮助我。’”
可以说“耶稣”处处都在,在那些微不足道的人身上,在谦逊而遭受痛苦的人身上,在孤儿身上,在艾滋病人身上,因为哪里有人类的痛苦和绝望,天主的临在就格外鲜明,格外显著,但我们能看见吗?我们能从一个被社会遗弃的、在世人眼中没有任何价值的残疾儿身上看见耶稣那充满渴望的期待吗?
毫无选择的选择
天主确实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我要的是仁慈,不是祭献!”。天主也透过圣保禄对我们说,“即使我们拥有一身的学问和本领,能说预言,还能将自己捐献出去,若没有爱,一切都不算什么,” 因为“学问终究有所止,预言终究有所限,”而“爱永不会被淘汰”。在爱的面前,我们是否盲目?在去爱的路上,我们的心是否拥有温暖的光明?不能去爱,就会失去爱的能力,甚至失去认同他人奉献爱心的能力。
爱是一种心的力量,是一种辨认和服从的力量,谦逊的力量,是我们可以认识耶稣的唯一途径。在这条道路上,我们看到的越多,实践的越多,我们的心灵视野才会越宽广,越无限,这也是令我们生命飞跃的唯一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