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窦福音6:19-23
19“你们不要在地上积聚财宝,因为地上有虫蛀和锈蚀,也会有小偷来挖墙偷窃。
20你们应在天上积聚财宝,那里既没有虫蛀,也没有锈蚀,更不会有贼来挖墙偷窃。
21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
22“眼睛好似你身体的灯。如果你的眼睛健全纯净,你整个人就显得光明。
23如果你眼睛有毛病,你整个人就在晦暗中。要是你内心的光失去了,那你原本无光的地方该是多么黑暗!”
釋義
由今日起,福音的一系列言論,路加福音也都有記載,但放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瑪竇的編排特色是將相同主題的經文蒐集在一起,整個第六章的中心主旨是:門徒應該完全地面向天主、侍奉祂。
本日福音首先邀請我們「藏富於天」,因為積蓄財富在地上是不可靠的。瑪竇的描述是十分貼近當時巴勒斯坦的生活,當時老百姓相當保守、缺乏安全感,通常都將財富埋藏在家中地洞裡;但卻難免遭「蟲蛀、銹蝕」,並可能被賊挖開偷竊。耶穌教導真正的安全感在於生活在天主的福音內,但必須將這些財富交在天主手中,「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必在那裏。」這樣纔能真正得到「藏富於天」的喜樂。
第二段經文的圖像是「眼睛就是身體的燈」,可分為三個層次。首先由生理來說,「眼睛若是康健」,當然人就可以有良好的視力;反之「眼睛有了病」,視力、身體也就出了問題。但經文明顯地超越這層次而指向精神層次,象徵人心的意向:康健指向心靈的單純,病症就是邪惡的意念,將影響整個人「全身」是否光明。最後若將本段經文連結上段經文的最末句「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必在那裏」,則進入比喻的更深層次,此時「眼睛-意向性」很清楚地是指人朝向天主。天主是光明,眼睛作用是讓這光明進入人內(如同燈照亮室內),眼睛的意向是否朝向天主,決定人的存在是光明或是黑暗。前後兩段經文在這個層次上表達一致的訊息,人應該完全地朝向天主。
反省
每個人多少都有一些錢財、能力和各種有形無形的「資產」。我的資產是哪些?面對不安定的社會,我是否也缺乏安全感,想將這些資產「藏起來」。
我的目光單純嗎?或是常常心亂如麻?我的目光朝向何方?是天上的父嗎?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