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2:22-35
22到了该行取洁的日子,按照梅瑟的律法,耶稣的父母就把婴孩抱到耶路撒冷去献给上主。
23正如上主的法律所载:凡是头胎生的男孩当奉献于上主。
24他们还照法律的规定献上祭品:一对斑鸠,或两只雏鸽。
25那时在耶路撒冷有个名叫西默盎的人,正直虔诚。他一直期待着以色列的救赎,圣神充满了西默盎的身心。
26圣神曾启示过他,在他离世以前会看见上主所应许的默西亚。
27在圣神的感召下,他来到圣殿。当时耶稣的双亲正抱着婴孩耶稣走进殿里,要按惯例为他行礼。
28西默盎把婴孩抱在怀里,开口赞美天主:
29“上主,现在可照你的话,
放你的仆人平安而去,
30因为我已目睹,
31你为万民准备的救主,
32就是启示列邦的光明,
以色列子民的光荣。”
33听了这番话,婴孩的父母都很惊讶。
34西默盎祝福了他们;然后对孩子的母亲玛利亚说:“看!这孩子将使以色列百姓中,有人跌倒,有人兴起:他将是受反对的标记。
35而你,你的心灵将被一把利剑刺穿,这样,许多人内心的隐秘才显露出来。”
释义
这是路加福音中耶稣童年故事的最后一段:
按照法律,妇女生产后的不洁期满了,该守取洁礼仪的人原只是玛利亚,路加却说「『他们』取洁的日期」,可见他们实践了另一条法律:「带孩子(长子)上耶路撒冷,献给上主」,同时献上礼品将耶稣从上主那儿赎回来。
西默盎是一个长期期待救主降临的犹太人,他在圣神感动下来到圣殿与婴孩耶稣相遇。西默盎指出耶稣是「外邦人的光明,以色列的荣耀」,这个预言和若望福音中的「真光」相呼应,显示出接受耶稣的人就能得到救援。
再者,他对玛利亚的预言显示,接受耶稣与否,将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反对者必将跌倒,接受祂的人将要兴起」。最后说明玛利亚作为耶稣的母亲,将一生参与耶稣的苦难道路,和她的儿子一起经历相同的自我牺牲与服从。路加借着报导天使报喜、圣母访亲、耶稣诞生、到献耶稣于圣殿,清楚显示耶稣进入人的历史,「生于女人,生活法律之下」(迦四4)。
反省
西默盎长期地等待万民的救援,我对天主的应允是否也能耐心等待?
一般人都喜欢听悦耳、赞美自己的话,我能接受别人的忠实劝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