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浏览牧灵圣经网站.
logo
网站导航
热门关注
随机推荐
当前位置:牧灵圣经首页 >> 圣经培训 >> 每日福音 >> 浏览文章
2012年8月12日若望福音6:41-51(常年期第19主日)
来源:注释:思高推广中心 作者:牧灵圣经 日期:2012年08月07日 访问次数:

    41犹太人不满地议论起来,因为耶稣说了:“我是从天降下的食粮。”

    42他们说:“这人不是若瑟的儿子吗?他的父母我们不是都认识的吗?他怎么说自己是从天降下的呢?”

    43耶稣便对他们说:“你们不要不满议论。

    44如果没有派遣我的父的召唤,谁也来不了我这里。而我要使到我这里来的人在末日复活。

    45先知书上记载:人都要蒙天主教诲。所以,凡是听从父而接受他的教导的人,都到我这里来。

    46没有人见过父,惟有从天而来的那位见过父。

    47我实在跟你们说:谁信,谁就获永生。”

    基督之身是生命之粮

    48“我是生命之粮。

    49你们祖先在旷野里吃过玛纳,可还是死了。

    50现在这里有从天降下的食粮,谁吃了,就不会死。

    51我就是那天降的生命粮,谁吃了这食粮,将永远活着。我要赐给人的食粮是我的肉身,是为使世人得到生命而献出来的。”


【经文脉络】

这个主日的福音是耶​​稣「生命之粮」言论的第二段(若六41-51),整段经文进行的方式仍然是群众和耶稣的对话,首先是耶稣之前说的话(35-40)引起群众窃窃私议(41-42),接着是耶稣更进一步的回应(43-51)。

成见使人盲目

由于耶稣说祂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食粮」(41),犹太人因此而对耶稣窃窃私议。旧约常常出现以色列子民窃窃私议的情况,尤其是他们在旷野流徙的时代中最为常见,旧约的作者用这种方式表达以色列子民不相信天主、或祂所派遣来的先知。由此看出,这里群众窃窃私议的态度,显示他们不相信耶稣的话。耶稣宣称自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食粮,犹太人反对祂,因为他们自以为知道耶稣的身世:「这人不是若瑟的儿子吗?」(42)

听从耶稣就是听从天主

耶稣关于自己所做的宣称是祂的「自我启示」,其内容对犹太人而言是完全陌生的,这个陌生感只有借着信仰才能克服。但是信仰的能力唯独来自天主父的启示:「凡不是派遣我的父所吸引的人,谁也不能到我这里来,而我在末日要叫他复活。」(44)这句话听起来含有「预定论」的色彩,历史中的确有不少人因此而主张预定论。但是,这并非若望福音作者的思想,因为他立刻借着耶稣的话,对这个可能的误解做出更正,以及进一步的解释。耶稣说:「先知书上记载:『众人都要蒙受天主的训诲。』」(45)根据这句先知书上的话,一切人都要被称做天主的学生。先知们的预言现在已经实现了,因为人们可以听见耶稣的话,并由此而得到教导。信仰是恩宠,是一个和耶稣基督密不可分、而且对一切人开放的恩宠。唯独耶稣有和天父密不可分的关系、直接的关系,其他的人都必须依靠祂,一切人都必须经由祂而得到教导。聆听耶稣,就是直接蒙受「天主的训诲」,而「由父听教而学习的,必到耶稣这里来。」(45)。

天上降下的生活食粮

这段经文的最后(47-51)再次提起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主题,首先是耶稣再次要求众人必须相信,说明出于自由的信仰是得到永生的决定性因素:「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信从的人必得永生。」(47)耶稣并且再次指出「玛纳」和真实的「天上食粮」之间绝对的不同:玛纳属于「世上」的层面,不能够救人脱离死亡;耶稣属于「天上」的层面,祂才是使人得到永远生命的食粮。祂说:「我是从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粮。」(51)耶稣的这段谈话当中,位格性(我)和非位格性(食粮)的话语彼此交错出现,食用这个食粮是一种图像性的语言,只能够当作隐喻了解,根本的意思就是指「相信耶稣」(真正物质性的「吃」,要在下主日的福音经文中才出现)。整段谈话的重心特别表现在「生命」和「死亡」两个极端不同的对立思想:谁如果吃了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粮,就是说谁若相信耶稣,就必定要生活直到永远,他将不会见到死亡。

【综合反省】

「天上」和「人间」的对立

从上个主日到这个主日一大段耶稣和群众的对话当中,我们看见一个非常戏剧性的发展。一方面是耶稣一再重复地要求信仰,但另一方面,祂的要求却一再地遭遇到越来越深的不信,在此我们看见「天上的智慧」和「世上的愚妄」彼此对立。

对于永生的渴望

 综合而言,这段经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耶稣基督就是我们的饮食,食用这个食粮的意思就是相信耶稣。因此经文中出现的「饥饿」和「口渴」其实包含两个不同层面的意义:群众寻求的是能够使他们肉体得到饱足的食粮;梅瑟曾许诺天上要降下「玛纳」给以色列子民食用,但只是使他们在现世中得以存活;群众寻找耶稣,也只是因为期望祂在现时刻里满足他们的口腹;这些人所关怀都只是现世的层次,这正是导致他们不信的根本原因。他们从未明白、或者从未体验到「真正的饥饿」,因此也从未寻求能够解决真正饥饿的食粮。唯有感受到真正的饥饿,才会寻求真正的食粮,才能真正明了信仰的重要性;唯有能够看出一切现世的安全感当中所含有的错谬,才会放弃追求现世生活的安全感,而期望得到永远的真生命。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2012年8月11日玛窦福音17:14-20
下一篇:2012年8月13日玛窦福音17:22-2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