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浏览牧灵圣经网站.
logo
网站导航
热门关注
随机推荐
当前位置:牧灵圣经首页 >> 圣经培训 >> 每日福音 >> 浏览文章
2012年7月1日马尔谷福音5:21-34 (常年期第13主日)
来源:注释:思高推广中心 作者:牧灵圣经 日期:2012年07月07日 访问次数:

    耶稣复活雅依洛的女儿

    21耶稣又乘船,到湖的另一岸去。人们成群结队地聚在他身边,他就留在岸边。

    22这时来了一位会堂堂长,名叫雅依洛。他一见耶稣,就俯伏在他脚前,

    23恳求他说:“我小女儿命已垂危,请来给她覆手,使她得救回生吧!”

    24耶稣就跟他一起去,一大群人追随他,簇拥着他前行。

    25人群中有个患了十二年血漏病的妇女,

    26她曾经看了不少大夫,受了许多苦,花尽了她的积蓄,非但毫无效果,病情反而加重。

    27她听说过有关耶稣的事,就来到人群中,从后面摸了耶稣的衣服。

    28她心里想:“只要我摸他的衣服,我的病就会好。”

    29她的血漏立刻止住了,她觉得身上的病也好了。

    30就在那一瞬间,耶稣感觉到一股力量由他身上出去,就转回头问众人:“谁摸了我的衣服?”

    31门徒们都说:“你看!这么多人到处挤着你,你怎么还问谁摸了你的衣服呢?”

    32但耶稣仍继续观望,想找那曾摸了他衣服的妇人。

    33那妇女知道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事,怕得发起抖来。她跪伏在耶稣脚前,跟他说了实情。34耶稣就对她说:“女儿!你的信德救了你,平安回去吧!你已从病痛中痊愈了!”

【经文简介】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的福音选自谷五21-43,这段相当长的经文含有两个奇迹故事,经文的的开始和结尾叙述耶稣复活一位小女孩的故事,在中间嵌入耶稣治愈一位患有血漏病的妇女的报导。连结两个故事的主题是信德,耶稣赞许患有血漏病的妇女说:「女儿,你的信德救了你」(34),并鼓励小女孩的父亲说:「不要怕,只管信」 (36)。

 与耶稣相遇

 故事的一开始,述说一位名叫雅依洛的会堂长前来找耶稣,匍匐在耶稣脚前,求祂治好他濒死的小女儿。会堂长跪伏在耶稣脚前,这个行动表达出他对耶稣的信赖。他在女儿面临死亡的危急时刻,祈求耶稣给她覆手治愈她,耶稣超越一切人性限制的特殊能力因此而被标示出来。耶稣不仅有能力,而且愿意帮助人,因此祂毫不迟疑的立刻跟这位会堂长去了。当耶稣和他同去的时候,由于有一大群人跟随推拥,因此减缓耶稣行走的速度,同时也使这位患有血漏病的妇女得以接近耶稣。

 耶稣超越一切医生

 谷五25-26非常清楚地描述这位妇女的病史:她曾寻找过很多医生的帮助,并为此耗尽自己的财产,然而不但未得到治愈,病情反而更加恶化。这种描述显示出这些医生能力的不足,同时更使读者特别注意到耶稣,发现祂能超越一切医生,并能治愈人所不能医治的疾病。

 患血漏病妇女的信德

 这位妇女曾经听说过关于耶稣的事,因此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耶稣身上。她夹杂在群众之间,为了触摸耶稣的衣服,努力挤到耶稣身旁,因为她相信:「我只要一摸他的衣裳,必然会好的。」(28)她大概是隐密地做这行动,因为按着犹太法律,患有血漏的妇女是「不洁的」(肋十二),禁止和任何人接触。福音作者并未说明这一点,因为他只愿强调这位妇女毫无保留的信仰。

 信德是奇迹的基础

 这个妇女的行动得到了所期待的效果,耶稣也证实了这个效果,祂感觉到「有一种能力从自己身上出去」(30),因而发问:「谁摸了我的衣裳?」这原本是个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却招致门徒们的嘲弄,他们答说:「你看!群众四面拥挤着你,你还问谁摸了我?」然而,这些看来十分合理的话,在福音作者的眼光中却表达出他们完全不了解耶稣。 「耶稣四周观望」的行动显示这个问题的严肃性,这位妇人因此战战兢兢的前来跪伏在耶稣脚前,说出一切实情。耶稣对她说的话表达出更深的救援:一方面道出因为她的信德,她的病得以治好;另一方面要她平安离去,并许诺她的疾病必得痊愈。耶稣称她为「女儿」,这个称呼表现耶稣完全接受她;并且指出她被治愈真正的原因是她的信德,一切在场的人都是这个因信德而引发奇迹的见证者。

 绝望中的信心

 耶稣前往雅依洛家的行程,因医治患有血漏病的妇女而被耽搁,在此期间却传来小女孩不幸死亡的噩耗。女儿既已死亡,对父亲而言,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晚。但是,耶稣却要求绝望的雅依洛拿出信德,并对他说:「不要怕,只管信。」这句话以及耶稣随后复活小女孩的​​事件,表达出基督论最高的诉求。只有天主能创造、给予生命!因此,耶稣复活小女孩的​​事实显示祂也能给予生命,因此祂就是天主(子)。

 耶稣是生命之源

 当耶稣到达了会堂长的家中时,首先碰到的是一群哀伤哭泣的人,他们的行为证实小女孩已经去逝,耶稣却宣称「小女孩并没有死,只是睡着了!」这句话并不是否定死亡的伤害,而是说出死亡并不具有最后的影响力,死亡并不是一切的结束。死亡亦有其限制,生命之源耶稣的权力超越了死亡。

这群哀伤的人并没有了解耶稣的话,反而嘲弄祂,耶稣把一切人赶出去,只带了伯多禄、雅各伯、若望和小女孩的父母亲跟着自己,进到小女孩所在的地方。这个「进到小女孩所在的地方」的行动,首先表示,这个奇迹并不是发生在公开的场所,而是在小女孩的内室。再者,奇迹事件并不是一个超自然的证明,所以不可随便传述出去,因此耶稣后来「严厉命令他们,不要叫任何人知道此事」(43)。最后,小女孩按着耶稣的命令起来行走,耶稣并且吩咐人们给她东西吃,是整个复活奇迹的证据。

 【综合反省】

 这个双重的奇迹叙述,应该是初期教会常常宣讲的故事。今日的圣经读者面对奇迹故事的时候,一般最喜欢研究的问题是,是否真的发生过这样的奇迹。但是对福音作者而言,这样的问题却并不是他所要报导的核心。毫无疑问的,马尔谷绝对没有捏造或虚构,而是提供一个具有真实历史核心的故事,并在这个故事中发现耶稣的意义和真实身分。对福音作者而言,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他在叙述耶稣的故事同时也加上自己的反省。他的目的不是客观地报导一个耶稣曾经做的历史事件,而是透过奇迹故事,宣扬对于耶稣的信仰。这个奇迹事件表达天主创造与关怀生命的能力,这一切都是经由耶稣而实现出来。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2012年6月30日玛窦福音8:5-17
下一篇:2012年7月2日玛窦福音8:18-22 (常年期第13周星期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