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讲道
38他施教时,对大家说:“不要模仿律法经师们:他们喜欢穿着长袍漫步,也喜欢在街上受人敬礼,爱坐会堂的首位和宴席的上座。
40他们爱作长久的祈祷,却去吞并寡妇的家产。这些人必遭严厉的处罚。”
寡妇的奉献
41耶稣坐在圣殿的献仪柜前,看群众如何把捐款投进柜里。许多富翁投进了大笔的献仪。
42那时来了个穷寡妇,只投进两个小钱币(合一文铜钱的四分之一)。
43耶稣便叫门徒们前来,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个穷寡妇捐的比其他任何人投进柜里的都要多。
44因为众人投的都是他们的余钱。但这寡妇却从自己的不足中,把所有生活费都捐献出来了。”
释义
今日的福音记载两个故事:耶稣指责经师的伪善(十二38-40);及赞美穷寡妇的善行(十二41-44)。耶稣以此教导真正的基督徒所应具有的精神与态度,因为天主的判断和人的判断不同:天主看人心,也洞察一切人心。
耶稣指责经师们伪善,因为他们外表行为与内心的想法不符,他们故意让人看到他们外表的热心,争取别人的尊重,私底下却行不仁义的事。因此耶稣清楚指出「这些人必要遭受更严重的处罚」,因为使人信仰齐全的,是人的内心、决定与行动。
穷寡妇的学识与地位虽与经师们不能相比,耶稣却对她赞美有嘉,因为耶稣看重的是这位穷寡妇全然甘愿的奉献精神。
奉献价值的高低不在于金额的多少,而在对财力的割舍。
事实上,这位穷寡妇实践了耶稣对门徒的最高教导:舍弃一切来跟随耶稣。
反省
我的生活是否常发生「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彼此不符的情形?
什么是我的判断标准,什么是我作抉择的依据?
耶稣说过,要做祂的门徒要舍弃一切。而我曾为我的信仰舍弃了什么?还有什么把持不舍?为什么?
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