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在同一天,也就是一周的第一天晚上,耶稣的门徒们聚会。门都关了,因为怕犹太人。耶稣来了,站在他们当中,跟他们说:“祝你们平安!”
20说完,就把手和肋旁给他们看。门徒一见是主,都非常快乐。
21他又跟他们说:“祝你们平安!我派遣你们,就像父派遣了我。”
22说完这话,耶稣向他们吹气说:“领受圣神吧!
23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得赦免;你们保留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来。”
24耶稣来时,十二宗徒里,绰号叫双胞胎的多默没和他们在一起。
25别的门徒对他说:“我们看见主了。”多默却说:“除非我见到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抚摸那伤痕,并用手摸他的肋旁,否则我决不相信。”
26八天后,门徒们又在屋子里聚会,多默和他们在一起,门都关着。耶稣来了,站在他们当中说:“祝你们平安!”
27然后他对多默说:“把你的手放在这里,看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放在我肋旁。不要再疑惑,要信!”
28多默立刻回答:“你是我的主,我的天主!”
29耶稣又对他说:“你看见了我才信吗?那些没有看见就信的人,才是有福的。”
30耶稣在门徒面前还行了许多奇迹,本书没有记载。
31这些记载下来,要你们信耶稣是基督,天主的儿子。你们信了,就会因他的名而得生命。
经文分析
若望福音二十章一共报导了三个耶稣复活后显现的故事。第一次是复活的主显现给玛利亚玛达肋纳一个人,这是复活主日的福音内容。复活期第二主日的福音选自若二十19-31。全部经文可分为三段:耶稣第二次显现(19-23)、耶稣第三次显现(24-29)和若望福音的结束语(30-31)。
平安的祝福
若二十19-23叙述耶稣复活后第二次显现的情景。时间是复活当日晚上,地点在一间门户紧闭的房屋内。紧闭的门户一方面显出门徒们的恐惧害怕,另一方面则显示出主复活后的存在方式是全新的、不受任何时空限制的存在。复活的主首先祝福门徒们「平安」,这个平安的祝福不再只是犹太人惯用的问候语而已,更具有去除一切恐惧与害怕的救援功效。复活的基督向门徒们显露手和肋膀的伤痕,表示祂正是那位曾经和他们一起生活过的师傅;复活的基督和历史中的耶稣是同一位。门徒们因看见主而欢喜,先前的惧怕也随之消失,耶稣在晚餐厅的许诺:「我必不留下你们为孤儿,我要回到你们这里来。」(若十四18)在此便已兑现。
赋予圣神、授与使命
复活的主借着显现给予门徒们一个使命,这个使命使门徒们分享祂得自于父的派遣。门徒们的派遣就是耶稣原有的派遣。耶稣不仅派遣他们去继续执行自己的使命,也给予他们完成使命的能力。借着嘘气,他们领受了圣神的恩赐,在圣神的带领下,他们要去使一切人得到罪赦而和天主和好。
复活的主身上的伤痕,治愈了门徒们的怀疑与不安。门徒们得到与耶稣受自父一样的派遣,并充满圣神的德能,使他们的宣讲和耶稣的教导有相同的重要性。透过赦免罪恶,他们完成耶稣的使命,使人出死入生和天父和好。
多默的故事
若二十24-29描述耶稣的第三次显现,基本上是前一段显现故事的延伸。多默的情况代表了日后所有的基督徒的处境。历史上无数的人、包含我们现今生活的人,大多和多默一样,强调「眼见为凭」;但信仰出于报导,信仰的基础是来自于宗徒们的见证。
多默不相信宗徒们的话,而强调必须亲眼看见、亲手触摸耶稣的伤痕才相信;在他的要求中,我们经验到耶稣真的曾经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在八天后再次显现时,允许多默进行他所要求的验证,多默对耶稣伤痕的触摸便证实一切的确是真实的。然而,福音经文并没有明说,多默是否真的接受了耶稣的邀请,用手探触祂的伤痕。吾人在经文中看到的是,多默决定性的宣誓了信仰「我主,我天主!」这个信仰宣示具有多重意义:
1. 多默的信仰表白也正是福音作者的写作目的,他要引领一切读者到达这个目的:和多默一起明认耶稣基督为主。
2. 多默的信仰宣誓是一种决定性的信仰,宗徒们在耶稣还在世上生活时无法达到如此圆满的地步。斐理伯在晚餐厅中的祈求:「主!把父显示给我们,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若十四8)便显示出宗徒们尚未真正认识耶稣。
3. 这个信仰宣誓也和福音的序言前后呼应。整本福音是由一首赞美天主圣言的诗歌开始,圣言从起初就和天主在一起,如今在多默的宣信中,我们发现圣言就是耶稣基督,祂也就是真天主。
4. 多默以第一人称单数的形式表达信仰:「我主,我天主!」这样的表达显示出在信仰的终极处,毕竟是一个个人性的抉择。信仰必须自己负责,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委托他人。这情形当然也许诺了每个人都可以和天主建立亲密的关系,神秘的信仰经验并非某些人的特权,而是每个认真寻找天主的人都可达到的境界。
面对多默的宣信,耶稣的回应一方面责斥了这种对于「证据」的要求,但更重要的则是给那些向天主圣言开放的人许诺真福。后世之人不必为了没见过历史中的耶稣而沮丧,因为透过他人的宣讲和信仰见证,人人都可以达于天主,而「天人合一」就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是最大的幸福。
福音写作的目的
若二十30-31是福音书的结语(第二十一章是所谓的若望团体编辑补充加入的故事)。福音作者在此声明他只能记下耶稣生命中极少的事例,但这一切应该足以使人相信耶稣是默西亚、天主子,也可以使人发现基督徒的本质,就是得到和耶稣共融的生命,这便是他写作福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