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复活
1一周的第一天,大清早天还未亮时,玛利亚玛大肋纳就去耶稣的墓前。她看见墓门的大石已被挪开,
2立刻跑回去,见到西满伯多禄和耶稣的爱徒,对他们说:“他们从墓里把主搬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到哪里了。”
3伯多禄和那门徒就往坟墓那边去。
4他俩一起跑。可是那个门徒跑得快,比伯多禄先到达墓地。
5他弯腰往里看,看见麻纱殓布放在地上,但他没进去。
6伯多禄随后也赶到,进了墓穴。他也看见殓布在地上。
7裹头的头巾在另一边卷着,没有跟殓布放在一起。
8那先到墓地的门徒这时也进来,他一看见,就信了。
9他们还不明白圣经上说的,他必须从死者中复活那句经文的意思。
10这两个门徒就回家去了。
11玛利亚一直站在坟墓外边哭泣,边哭边探头往墓里看。
12她看见两位白衣天使正坐在原来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一位坐在头边,一位坐在脚处。
13他们对她说:“妇人!你为什么哭泣?”她回答:“有人把我的主搬走了,我不知他们把他放在哪里了?”
14她说完这话,一回头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可是她并没有认出耶稣来。
15耶稣对她说:“妇人,你为什么哭呢?你找谁?”她以为问的那人是个园丁,就对他说:“先生,如果是你把他搬走了,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到哪里去了?我好去把他搬回来。”
16耶稣说:“玛利亚!”她回过头用希伯来语叫他:“拉波尼”(即拉比的亲昵称法,意思是“老师”。)
17耶稣对她说:“不要拉住我!我尚未升到父那里!你去我的弟兄们那里,告诉他们说:‘我要升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去见我的天主,他也是你们的天主。’”
18于是玛利亚玛大肋纳跑回去,把这消息告诉了门徒:“我看见了主,这些就是他对我说的。”
经文分析
按照甲年的主日感恩祭典,复活主日的福音选自若望福音二十章1-9节。这种选经方式并不理想,因为二十章1-9节只是一个关于「空坟」的故事,而真正的耶稣复活「显现」的故事,发生在10-18节的经文中。更令人讶异的是,这一段发生在玛利亚玛达肋纳和复活主之间的感人故事,竟然在整年的主日福音中都未被选读。这种情形对天主教基督徒而言是相当大的损失。因为大多数天主教基督徒仍未养成直接阅读圣经的习惯,一般信友对天主圣言的认识,主要仍来自于主日弥撒中的读经。因此我们建议在复活主日感恩礼仪中诵念福音时,最好能一直读到第18节,俾能使大家得到一个完整的复活和显现的故事。
复活清晨的事件
若望报导了耶稣死后第三天清晨发生的事件,他把玛利亚玛达肋纳、伯多禄和耶稣的爱徒三个见证人对复活的经验交织在一起。首先是玛利亚玛达肋纳发现了那个空坟,急速的将这情形告诉了伯铎和耶稣的爱徒。她所说的话显示出她对「空坟」的了解:「有人从坟墓中把主搬走了!」两位门徒一听说这事,便毫不耽误地立即向坟墓跑去。耶稣所爱的那位门徒不仅脚程比伯多禄快,先抵达了墓地,他也是第一个相信的人。伯多禄虽然晚到,却是第一个进入空坟的人。他看见殓布和卷着的汗巾,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对读者而言,沉默的殓布和卷着的汗巾正是反对耶稣的尸体被偷的强烈证据。
「空坟」:复活的记号
若二十1-9是一个关于「空坟」的故事;每一位福音作者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报导这个内含耶稣复活的喜讯的故事。但是这并不是说「空坟」是复活的证明;玛利亚玛达肋纳关于空坟所说的话,便说明了这一点。 「空坟」是一个记号、一个战胜的纪念品,这个记号给人指出复活的基督。和对观福音相较,若望福音提到门徒们在空坟中发现了殓布和汗巾,更是加强了这个记号。借着殓布和汗巾,作者一方面表示玛利亚玛达肋纳最初对空坟的了解是不正确的,另一方面也使读者想起拉匝禄的故事。当耶稣把拉匝禄由坟墓中唤出时,他身上仍被殓布和汗巾所缠绕。这表示拉匝禄复活了,但仍会再死;然而耶稣的复活则是进入永远的生命,再也不会死亡。
玛利亚玛达肋纳:第一个看见复活主的人
若二十10-18接着叙述:伯多禄和耶稣的爱徒随后又返回住处,因为生命的奇迹尚未穿透他们的心。玛利亚玛达肋纳却留在坟前哭泣,并向空坟探望。她的爱与坚持得到了回报,成为复活的主第一个显现的对象。但是,最初玛利亚玛达肋纳虽然看见复活的基督并和祂说话,却没有认出祂来;直到耶稣叫她的名字时,她才认出祂来。这使读者想起有关善牧的经文:善牧「按著名字呼唤自己的羊,并引领出来。」(若十3)耶稣对她说话时,称天父为「我的父」和「你们的父」。在此之前,耶稣只是预言要回到「父」那里去(若十四12、28;十六10、28),或回到「派遣他者」那里去(若七33;十六5)。如今在这个预言实现之时,耶稣的父也成为信祂的人的父,因此祂也称门徒们为「我的弟兄」。这就实现了若望福音序言中的话:凡接受耶稣并相信祂的名字的人,祂要使他们成为天主的子女(参阅:若一12)。
综合反省
综合言之,今日的福音告诉我们:复活的信仰不是来自证明,复活的信仰不能证明也不待证明。空坟不是复活的证据,而只是一个记号,一个指向复活喜讯的记号。这个记号的意义原本相当隐晦,只有当复活的主亲自显现(启示自己)时,空坟才成为一个会说话的记号,告诉吾人那位被钉者已经复活,而且带着肉身返回到父的光荣中。
此外,在若望福音的报导中,有两个对今日的教会结构十分具有启发意义,应该特别被重视并且再深入反省的事实:第一个相信复活的人并不是伯多禄,而是耶稣所爱的那位门徒;而第一个看见耶稣显现,并被派遣去为复活作见证的更不是任何一个门徒(男人),而是玛利亚玛达肋纳── 一个「女人」。
(笔者注:礼仪年甲、乙、丙三年复活主日的福音选读都是同一篇福音,因此本文采用去年复活主日福音释义的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