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耶稣于圣殿
22到了该行取洁的日子,按照梅瑟的律法,耶稣的父母就把婴孩抱到耶路撒冷去献给上主。
23正如上主的法律所载:凡是头胎生的男孩当奉献于上主。
24他们还照法律的规定献上祭品:一对斑鸠,或两只雏鸽。
25那时在耶路撒冷有个名叫西默盎的人,正直虔诚。他一直期待着以色列的救赎,圣神充满了西默盎的身心。
26圣神曾启示过他,在他离世以前会看见上主所应许的默西亚。
27在圣神的感召下,他来到圣殿。当时耶稣的双亲正抱着婴孩耶稣走进殿里,要按惯例为他行礼。
28西默盎把婴孩抱在怀里,开口赞美天主:
29“上主,现在可照你的话,
放你的仆人平安而去,
30因为我已目睹,
31你为万民准备的救主,
32就是启示列邦的光明,
以色列子民的光荣。”
33听了这番话,婴孩的父母都很惊讶。
34西默盎祝福了他们;然后对孩子的母亲玛利亚说:“看!这孩子将使以色列百姓中,有人跌倒,有人兴起:他将是受反对的标记。
35而你,你的心灵将被一把利剑刺穿,这样,许多人内心的隐秘才显露出来。”
釋義
這是路加福音中耶穌童年故事的最後一段:
按照法律,婦女生產後的不潔期滿了,該守取潔禮儀的人原只是瑪利亞,路加卻說「『他們』取潔的日期」,可見他們實踐了另一條法律:「帶孩子(長子)上耶路撒冷,獻給上主」,同時獻上禮品將耶穌從上主那兒贖回來。
西默盎是一個長期期待救主降臨的猶太人,他在聖神感動下來到聖殿與嬰孩耶穌相遇。西默盎指出耶穌是「外邦人的光明,以色列的榮耀」,這個預言和若望福音中的「真光」相呼應,顯示出接受耶穌的人就能得到救援。
再者,他對瑪利亞的預言顯示,接受耶穌與否,將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反對者必將跌倒,接受祂的人將要興起」。最後說明瑪利亞作為耶穌的母親,將一生參與耶穌的苦難道路,和她的兒子一起經歷相同的自我犧牲與服從。路加藉著報導天使報喜、聖母訪親、耶穌誕生、到獻耶穌於聖殿,清楚顯示耶穌進入人的歷史,「生於女人,生活法律之下」(迦四4)。
反省
西默盎長期地等待萬民的救援,我對天主的應允是否也能耐心等待?
一般人都喜歡聽悅耳、讚美自己的話,我能接受別人的忠實勸言嗎?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