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浏览牧灵圣经网站.
logo
网站导航
热门关注
随机推荐
当前位置:牧灵圣经首页 >> 圣经培训 >> 每日福音 >> 浏览文章
2011年5月15日若望福音10:1-10 (第4复活主日)
来源:牧灵圣经 作者:牧灵圣经 日期:2011年05月11日 访问次数:
我是好牧人

    1“我实在地跟你们说:那不从正门进羊栈,却从别处爬进去的,便是盗贼。

    2从正门进入的才是羊的牧人。

    3守门的会给他开门,羊群也听得出他的声音。他叫每只羊的名字,领它们出去。

    4他把自己的羊放出去后,走在羊群前面,他的羊群跟着他,因为它们认得牧人的声音。

    5若是个陌生人,羊群就不跟随,反而要逃避。因为羊群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

    6耶稣给他们说了这个比喻,可是他们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7耶稣再跟他们说:“我实在跟你们说:我就是羊栈的门。

    8那些先我而来的都是偷贼。羊不听他们的。

    9我是门,那经我进来的必将安全;他能进出,也会找到粮草。

    10窃贼进来,是为了偷窃、谋杀、破坏一切。我来是为使人得生命,丰富的生命。

【經文分析】

教會的彌撒經書把復活期第四主日的福音,按著時序編排如下:甲年為若十1-10;乙年為若十11-18;丙年為若十27-30。三段福音的內容都圍繞著「善牧」的主題,人們也習於稱復活期第四主日為「善牧主日」。

就詮釋的觀點來看,這樣的安排並不利於對經文的瞭解,因為現有的分段方式並不是以經文意義為基礎:若十1-18原是前後相連的經文,卻被按照長度平均分成兩段,分配在甲年和乙年誦讀,而丙年的經文原本就是在另外的脈絡之中。就經文的文學形式和內含意義而言,若十1-6是一個「牧人和羊」的比喻,而7-18節則是上述比喻的寓意式的詮釋。本來最理想的方式是1至18節一起誦念,如果為了避免明年重複這段經文,而一定要分成兩部分,筆者建議在甲年只讀「牧人與羊」的比喻(1-6),至於比喻的寓意式的詮釋(7-18)則保留到乙年誦讀。筆者根據這個理由,在此僅針對若十1-6略做闡釋。(當然,這個建議純粹是基於釋經學的觀點,歡迎禮儀或信理神學專家或任何人提供不同之觀點,彼此討論。)

比喻和具體的生活情境關係密切

「比喻」是福音以及猶太文學中常見的一種文學類型,特色是直接由生活經驗取材,藉助生動的圖像傳達一些特定的意義。由於比喻中的材料是取自於講者和聽者共同熟悉的生活環境,因此當時的聽者對於比喻的含意自能心領神會,無須畫蛇添足地加上任何解釋。但是,由於我們和耶穌生活的時代之間,存在著極大的時空差異,因此我們必須先對比喻本身略做說明。

善牧比喻的生活背景

耶穌時代的猶太人多以游牧為生,牧人和羊的關係就是他們每日的生活寫照。牧人尋找水草豐美的曠野處牧放羊群,並就近圍起羊棧。每天入夜時,許多小羊群被牧人趕入羊棧,守衛在羊棧門口看守,牧人則另外睡在帳棚內。我們的經文似乎暗示,許多牧羊人共有一個畜欄。天亮時,牧人經過門進入羊棧走向羊群,呼喚「自己」的羊,把牠們領出來牧放。這是比喻的核心部分,也是正常的情況(若十2-4)。

牧人和竊賊的對比

若望福音的作者給這個比喻安放了一個陰暗消極的敘述「框架」:在第1節和第5節中說到,在牧人之外還可能會有賊和強盜,他們會在夜裡潛入羊棧,企圖竊取羊隻。因此形成了一個牧人和竊賊的對比:牧人由門進入羊棧,看門的守衛給他開門;竊賊則不是由門進入,而是由某處爬入羊棧。牧人按著名字呼喊他的羊,羊認識他的聲音,牧人把羊領出羊棧,並且走在前面,不時發出親切的呼喚聲,羊群則跟隨著牧人來到草場;盜賊的聲音,羊卻不認識,因此非但不跟隨他,反倒害怕而四處逃竄。

善牧比喻在猶太傳統中的背景

這個比喻對猶太人而言是淺顯易懂的,因為在猶太傳統中,類似的比喻多不勝數。舊約聖經不僅一再地用牧人和羊來表達君王和人民的關係(撒下五2),更用來描述天主和人民的關係(詠二三)。若望福音中這個「牧人與羊」比喻,也是在這個傳統背景之下,講述耶穌基督和若望團體(教會)的關係。

若望團體的自我意識

若望團體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羊群,常常面臨各種危險迫害,但是他們卻自稱是天主的兒女(若一12,十一52;若壹三1),有最好的牧人─耶穌基督。這個牧人是「唯一的」,除他以外都是賊或強盜。他們和牧人的關係就如同耶穌和天父的關係一般:耶穌是「父懷裡的獨生者」(若一18),耶穌也是天主兒女的唯一牧人。他們是已經得到救援的團體,只認識一個牧人,這個牧人認識他們每個人的名字,把他們由世界中呼喚出來、聚集在一起,成為「屬於他的人」(若十三1)。他們跟隨牧人耶穌走上救恩之路,跟隨祂回到父家,祂走在前面「給他們預備地方」(若十四2)。

【綜合】:比喻的根本教導

這個比喻的最後一句話是一個未來式的時態,若按字面翻譯應該是:「羊『將』不跟隨陌生人,反而『』逃避他,因為羊不認得陌生人的聲音。」這個時態使比喻得到一個超越時空的幅度:救援的實現在於召叫與聽從,也就是經由宣講和接受天主聖言。任何時代的信仰團體都面臨若望團體曾經面臨的危險,任何時代都有假先知(參閱:若壹四1-6)。信仰團體要認真的宣講和聆聽天主聖言,同時也要謹慎分辨真實的和虛假的宣講者,方能確保得到真正的救恩。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2011年5月14日若望福音6:60-69
下一篇:2011年5月16日若望福音10:1-10
发表评论

Copyright 2006 牧灵圣经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