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福音1:45-51
45斐理伯找到纳塔乃耳,对他说:“梅瑟律法和先知书上讲的那位,我们找到了,就是若瑟的儿子,纳匝肋的耶稣。”
46纳塔乃耳就问:“纳匝肋能有什么好的吗?”斐理伯说:“你来看吧!”
47耶稣看见纳塔乃耳向自己走来,就指着他说:“这可是个真正的以色列人,心无诡诈。”48纳塔乃耳问耶稣:“你在哪里认识我的?”耶稣回答说:“斐理伯找你以前,你还在无花果树底下时,我就看见你了。”
49纳塔乃耳立刻高声回答:“拉比!你是天主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君王。”
50耶稣对他说:“因为我告诉你,我看见你在无花果树下,你就信了。你将看见比这更伟大的事呢!”
51耶稣又说:“我实在跟你们说:你们将会看见天开,天主的天使在人子上面上下往来。”
释义
今天的福音首段是七祸哉中的第四个警语。「十分之一的捐献」源自于旧约时代,天主将以民由埃及救出抵达福地,要他们奉献「什一之物」,目的是供养司祭家族肋未人,使他们专心宗教服务,不用分心为生活操劳。法利塞人严格遵守法律,当然本是可称赞的,他们甚至守法到最小的枝节,也捐献了十分之一的薄荷、茴香和莳萝;然而他们虽然注意小节,却不顾全大义,亦即法律的根本精神:「爱人如己」;即「公义」 — 给人所应给的、「仁爱」 — 对人应有的怜悯、「信义」 — 对人应有的诚实。
其次是七祸哉中的第五个警语。法利塞人细心遵守一切法律规定,吃饭前洗涤双手、杯盘、桌凳,但却不追究杯盘内装的食物(人的内心)清洁与否。耶稣看见法利塞人言行不一致,把他们本身比作杯盘,外表光鲜亮丽,内心充满劫夺与贪欲。宁愿他们先洁净内在,那么外在也会跟着洁净。
反省
我因自己对教会有所捐献感觉很满意吗?我对捐献的看法是?
我是否遵行一般生活规矩?内心是否一致?
我内心有足够的自由吗?是什么使我的灵魂不够光明与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