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圣经翻译与神学教育 |
作者:蔡定邦博士(香港神学院) 文章来源:香港神学院院讯第65期 点击数 3432 更新时间:7/23/2010 3:34:08 PM 文章录入:admin1 |
|
圣经翻译是一门非常专门的学问,涉及对原文与及译文/译入语的充分掌 握,目的是将圣经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反映在译文上面。神学教育在 整个个圣经翻译的过程中,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以下笔者将进一步陈述二者 的关系。 现今流行于华人教会的和合本圣经,是由一批不同宗派的外藉宣教士,在 华人信徒的协助下,于一八九○开始,并于一九一九年完成的译本。和合本 可说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译本,一直为华人信徒所喜爱、背诵。但任何一部译本 都会有过时的一天,百多年来,中国语文的演变从未停止,许多昔日通用的词 汇语法,以至字词的语意,现今已不适用;加上和合本的语文文白夹杂,某些 经文还混合了一些方言俚语,至今重译之声从未间断。此外,圣经研究的发展 一日千里,使重译圣经变得更为迫切。在过去数十年,许多重要的圣经抄本和 古代文献先后出土,让我们有更多可靠的原文抄本作为翻译的基础。事实上, 自和合本出版以来,一直都有不少新的译本出现,较为信徒所熟悉的有六十年 代天主教出版的思高圣经译本,七十年代的吕振中译本、当代福音、新约全书 新译本、当代圣经、现代中文译本,八十年代修订的新标点和合本圣经,与及 九十年代初的圣经新译本。要知道,任何一部译本都有其独特的翻译原则与及 风格,某些译本较强调直译,方便信徒作研经之用;某些译本的语文则较流 畅,让人很快便明白经文的意思;另一些译本文词较为典雅,适合在崇拜或礼 仪中诵读。不同译本各自有不同的功用和长处,世上并不存在一部「最好的」 译本,可以让人在不同场合都能使用自如。新的译本也是在这样的多元系统、 予人各取所需的前提之下先后出现的。 圣经原是用希伯来文、亚兰文与及希腊文写成的,而神学院一直是提供这 些原文训练的场所,让翻译圣经的人员,得以直接从原文明白经文的信息,并 将这些信息以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除了直接教授原文之外,学院里其他课 程,例如圣经导论、史地背景、释经学、研经法,以至个别书卷的科目,都有 助圣经的翻译工作。因为任何的翻译,不论优劣,都是一种解释;当我们掌握 足够的资料时,便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解释,而我们所作的翻译,自当更臻完 善。并非每位神学生都被呼召去翻译圣经,但他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参与译经的 工作。一部译本能否为教会接纳,除了它的译文是否准确、文笔是否优美之 外,还要视乎牧者有没有受到足够的原文训练,让他们得以判别何者才是适合 他们会众的译本。而这点能否成功,则要视乎牧者所曾下的苦工,与及其所读 的神学院的识见和努力了。 最后,我们要谈谈翻译的取向。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忠于原文」的框框 下,误以为将原文搬字过纸这类直译的方法,便是最好的翻译,而意译则予人 一种主观、松散、扭曲、不准确等印象。其实,在一般翻译界以至圣经翻译者 的眼中,直译并不一定是最准确的翻译。基于原文和译入语在语文结构上的 差异,很多时我们都被迫将原文意译。大家都明白到,翻译的重点是在于使读 者明白原文的意思,在这个大前提下,若然在功能和形式之间只可二者选其 一,只要能够将原文的意思翻译出来,即使不能保持原文的形式,也是可以 的。时下流行的意义为主(meaning based)与及动态功能对等(dynamic 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翻译理念,便是在这个情况之下产生的进路。在这 个背景之下,我们便不会对一些主张功能对等的圣经译本过分苛责。事实 上,意译而又译得好的翻译,是远比直译来得困难的。 华人教会对近年涌现的译经计划,宜多采取积极、乐观其成的态度。因 为,多一部译本,我们便有多一个角度来解释神的话语。而在众多的译本中, 我们总可以找到一部较好较易明的。这样,也可以增加我们查考圣经时的乐 趣。 原刊于《香港神学院院讯》第 65 期(2002 年7-9 月) 「译经随笔」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