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0年1月17日若望福音2:1-11(常年期第2主日) |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3491 更新时间:1/22/2010 6:26:25 AM 文章录入:admin1 |
|
若望福音2:1-11 1第三天,在加里利的加纳有人举办婚宴,耶稣的母亲在那里。 经文脉络 若望福音的第一部份(若一19-十二50)叙述耶稣对世界公开启示自己的过程,学者们称这一部份为「神迹之书」,因为整个叙述以耶稣所行的七个奇迹做为主轴。这个主日的福音选读若望福音中的第一个奇迹,耶稣在加里肋亚的加纳「变水为酒」的故事(若二1-12),这个故事的结构非常简单,可以分成三部分:首先是叙述上的「导言」(1-5),接着是「奇迹事件」(6-10),最后是整段故事的「结语」(11-12)。 导言 若望福音中的耶稣在加里肋亚的加纳开始祂的公开生活,具体的事件是祂参加了一个贫穷家庭的婚礼。加纳是位于纳匝肋北方大约13公里的一个小村庄。福音一开始介绍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三天,在加里肋亚的加纳有婚宴。」根据犹太传统,第三天是天主施恩援助的一天。耶稣的家庭以及门徒们受邀参加婚宴。按当时的风俗,婚礼通常要庆祝一整个星期,而酒则是在婚礼中最受欢迎的礼物。 一个困窘的情况 在婚礼的庆期当中,发生了一个难堪的情况:酒不够了。耶稣的母亲发现举办婚宴的主人所面临的窘境,因此以间接的方式请求她的儿子行一个奇迹:「他们没有酒了」。耶稣回答他的母亲时,先以十分不寻常的方式称呼玛利亚:「女人!」接着是一个反问:「这与我和你有什么关系?」这些话显示出耶稣刻意和玛利亚保持相当大的距离感,并非表示耶稣对母亲的不敬,而是含有高度的神学意义。 耶稣的「时辰」 耶稣在此明白地指出,自己必须站在另外一个法律的限制之下,也就是他接着所说的:「我的时辰尚未来到。」这个「时辰」并不是他自己设定的,而是天父给他规定了这个时辰(十七1),时辰的意义则是指向耶稣的天主性的光荣显现。天主的光荣将随着加纳婚宴的奇迹而开始显现给世界,但是必须一直到天主子被高举在十字架上时,才真正地达于最高峰。耶稣在进行自我启示的工作之时,清楚的知道祂和天父是合一的,必须接受天父的时辰。 玛利亚:第一位基督徒 耶稣称呼玛利亚为「女人」,当然是十分刺耳的!但是读者应该注意,若望福音仅在这个开始的时候以及耶稣公开生活结束之时(十九26-27)提到玛利亚,而且两次都称呼祂为「女人」,因此,这个称呼明显地是一个特意的安排。 耶稣的母亲告诉仆人们:「他无论吩咐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这一点显示,玛利亚虽然并不完全明白耶稣的话,但却接受祂所说的一切,这个态度是她一生伴随耶稣的态度。因此,玛利亚成为第一位基督徒,一切基督徒的模范。 变水为酒的奇迹 福音中所提到的「六口石缸」是犹太社会中常见器皿,石缸里面装满了水,供给犹太人遵守传统法律在进食之前清洗自己的手。犹太人喜欢用石头当作水缸的材料,因为根据犹太法律石头做的水缸不会被感染不洁。经文说每口石缸大约容纳2-3桶水,大约是40公升左右。按着奇迹的分类,这个「变水为酒」的奇迹,属于「赠与奇迹」,它和一般「治愈奇迹」的不同之处在于,「赠与奇迹」实现的过程无法具体的描述。耶稣只说把缸灌满,然后就叫他们把将石缸中的「水」送去给司席喝,奇迹就这样地实现了。 「知道」与「不知道」 福音叙述非常生动的对立表达仆役和司席的角色:「司席不知道酒的来源,而仆役却知道」!酒的来源和行奇迹者的「真正来源」都是隐而不彰的(参阅:若四1;十九9)。司席指责新郎的话:「人人都先摆上好酒,当人人都喝够了,才摆上次等的。」看起来像是一个当时的风俗,事实上则是和当时的传统、以及今日的习惯都恰好相反。这句话大概只是福音作者采用的一个反讽笔法,用来强调奇迹的真实性;也象征在生命圆满(婚礼结束)之时,人们将得到最美好的礼物(香醇的美酒)。 结束(综合反省) 福音作者在故事结尾说:「这是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他显示了自己的光荣,他的门徒们就信从了他。」耶稣在这个奇迹中显现了自己的光荣,但是这个光荣只有在信仰当中才能够被看见。 「神迹」是若望福音中常常出现的字,这个字的希腊原文的字意是「记号」。奇迹本来是一个记号,和先知们的象征性的行动具有相同的特质。但是耶稣所行的奇迹,并非一个指出「未来」的记号,而是显示天主「此时此刻」具体的临在。旧约选民经验到,雅威将祂的民族从埃及奴役情况中拯救出来,而看见祂的光荣;基督徒也在历史中经验到耶稣的光荣,而相信祂和天父本是一体;而「装满水的石缸」和「过于丰富的美酒」这个对比情况,更显示出耶稣所带来的救援(恩宠和真理),远远超过人们直到如今所经验过的一切(一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