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09年9月20日马尔谷福音9:30-37 |
作者:教会 文章来源:教会 点击数 3394 更新时间:9/17/2009 5:56:17 PM 文章录入:admin1 |
|
马尔谷福音9:30-37 再次预言受难 【经文脉络】 这个主日的福音选自谷九30-37,经文的内容可分成二个部分,首先是耶稣第二次苦难预言,讲述祂将受难、死亡、复活(30-32),接着是耶稣对门徒的一段关于团体生活的教导,谈论基督徒应有的生活秩序(33-37)。 第二次苦难预言 耶稣和门徒们由斐理伯的西泽勒雅出发往南行走(谷八27),途经加里肋亚,在这里祂第二次对门徒们预言自己将要受难和复活。这次预言的内容和第一次苦难预言(八31)一样,仍然是人子的受难、死亡和祂的复活。但是这里所强调的并不是「人子将要受许多苦,被长老和司祭长弃绝」(八31),而是「人子将要被交到人手中」(九31)。 对耶稣死亡的诠释 第二次苦难预言的主题和语言形式,使人特别想起依撒意亚先知书五三章所记载的第四首受苦的「上主仆人」诗歌,特别是第6节「上主却把我们众人的罪归到他身上」,和第12节「他为了承担大众的罪过,作罪犯的中保,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至于死亡,被列为罪犯之中。」耶稣的死亡对初期基督徒而言也是一个奥秘,他们努力尝试去了解并且解释主的死亡,而在旧约中受苦的「上主仆人」图像的光照下,发现耶稣的死亡在救援历史中的意义,确信这一切完全符合天主的旨意。 迟钝的门徒 这次苦难预言还有一点和第一次苦难预言一样,耶稣和门徒们首先离开了围绕祂身旁的群众(30)。关于自己苦难的教导,耶稣只单独保留给门徒们,而不愿向整个群众公开。但是门徒们仍然不了解耶稣所说的话,而且又害怕询问祂,显示他们的心仍然迟钝(参阅:谷八17)。经文的第二段故事,更强化了他们需要更进一步教导的事实(33-37)。 门徒争夺高位 当耶稣和门徒们到了葛法翁,进到(伯多禄的)家里之后(33),继续教导门徒,只不过形式和主题有所更换。教导的出发点是因为门徒们在路上争论他们中谁的地位最高(34),门徒们之间相同的争论在谷十35-45又发生了一次,而耶稣所给的教导也非常相似(比较:九35和十43-44)。 耶稣看透人心 耶稣对门徒的教导以一句问话开始,祂询问门徒们在路上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门徒「都默不作声」,没有回答耶稣;但是福音作者在这里告诉读者:「他们在路上争论谁最大」(34)。虽然门徒沉默无语,但是耶稣的教导完全切中他们的争论,由此显露出耶稣和旧约中的天主一样,具有看透人心的能力。 门徒团体的领导者 耶稣的话预设了门徒团体当中的确有一个居首位者,耶稣并没有否认团体领导者的地位,但是耶稣却教导他应该是「众人中最末的一个」,并且进一步的解释「最后一个」的意思就是「要作众人的仆役」(35)。因此,在门徒团体中占有高位者,并不表示他相对于其他的门徒享有特权,而是应该居于其他门徒之下,时时准备为他们服务。 在弱小者身上和耶稣相遇 接着耶稣领过一个小孩子放在门徒们当中(36),从经文脉络来看,耶稣似乎是要以这个小孩做比喻,进一步阐明在团体中居高位的意义。事实上,耶稣教导的方向和主题却已改变,祂说话的内容不再是对于门徒们争夺权位的野心提出批判,而是要求门徒接纳团体中最微末的成员,为他们提供服务和照顾。耶稣自己和最微末者认同,因此也要求门徒在最弱小者的身上认出祂来。福音中耶稣和小孩子认同的话,其目的并不是「伦理性」的,而是「基督论」,因为最后提到「收留耶稣的,就是收留那派遣祂来的」(37),因此在这个小孩子身上,人们是和天主所派遣的子相遇。 这段教导的主题和玛二五31-46的「公审判的比喻」相似,对基督徒而言,服侍耶稣基督并非抽象的言语,而是具体的在每一个小兄弟姊妹身上,和耶稣相遇并事奉祂。 【综合反省】 「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中」,这个令人害怕的预言,其实是使全人类得救的许诺。但这个救援的希望,非等到人子真的死亡以后,没有人能够明白。人类生命中有许多苦难,一时之间也令人难以明了,这段故事也教导我们,即使我们不了解也应相信天主的慈善带领。 门徒们希望成为团体中「最大者」,这个期望表达出最深层的人性渴望,这个渴望存在于任何宗教团体之中,但是基督徒团体有其独特的方法满全这个渴望。毫无保留的收留一个小孩子,使人从权力竞争和成就竞赛中得到释放,也让人准备好服务他人,并从中找到自己真正的生命,和耶稣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