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09年9月13日马尔谷福音8:27-35 |
作者:教会 文章来源:天津天主教网站 点击数 3484 更新时间:9/10/2009 12:37:54 AM 文章录入:admin1 |
|
马尔谷福音8:27-35 伯多禄的信德 【经文脉络】 谷八27〜十52是马尔谷福音中十分重要的单元段落,其中包含耶稣三次预言自己的苦难、死亡以及复活(八31,九31,十33-34),同时耶稣借着「苦难预言」教导门徒们如何成为真正的门徒。这些教导也是指向基督徒团体的,福音作者借着耶稣的话,教导信仰团体如何在生活中落实信仰。这个主日的福音就是这段单元的起头(谷八27-35),其内容不论是伯多禄对于耶稣的默西亚身分的宣信(27-30),或是耶稣第一次苦难的预言(31-33),都是在教导对于耶稣正确的信仰。 斐理伯的西泽勒雅 耶稣和门徒们来到加里肋亚北部边界的斐理伯的西泽勒雅,这是由分封侯黑落德斐理伯在约但河源头所建筑的城市,为了讨好罗马皇帝而命名为「西泽勒雅」。而为了和在地中海边的西泽勒雅加以区别,因此这个城市被称为斐理伯的西泽勒雅;这是一个外邦人的城市,地理位置几乎是距离耶路撒冷最远之处,伯多禄在这里宣信承认耶稣的默西亚身分,是非常合适的:一方面显示福音内容对于以色列传统的默西亚的概念有所保留和批判;另一方面,福音也由此开始叙述耶稣的苦难道路。 一般人关于耶稣的意见 耶稣主动向门徒们提出问题,门徒们的回答表达出当时一般人对耶稣的看法,这段内容其实就是谷六14-15的摘要。耶稣被认为是若翰洗者、或者是厄里亚的再来,显示人们已经在祂身上看到所期待的末世。由于耶稣的工作含有先知的特性,因此也有些人把耶稣看做是先知中的一位。 门徒对耶稣的意见 接着,耶稣直截了当要求门徒表达他们自己对祂的看法,伯多禄以团体发言人的身分宣誓说:「你是默西亚」。默西亚是希伯来文,翻译成希腊文就是「基督」。伯多禄的这个公开的宣誓说明,他们把犹太传统的默西亚概念加在耶稣身上。在犹太传统中,默西亚这个称号一直是和末世性的期待紧密相关,基于对达味王国的记忆,人们期待在末世之时,一位默西亚君王将要来到,并建立一个理想性的王国。将默西亚的头衔加在耶稣身上,根本上在初期教会时代才有可能,这其实是基督徒的信仰表达。基督徒在耶稣完成其使命之后,才在圣神领导之下认出被钉死、然后复活的耶稣的默西亚身分。 这个主日的福音经文,也正是清楚的表达了耶稣这个关于默西亚身分的根本认识。由于伯多禄的默西亚宣信需要更进一步的澄清与诠释,因此耶稣禁止门徒将祂的身分告诉任何人,并且立刻向他们预言自己的苦难、死亡以及复活的奥秘。 苦难预言 耶稣在苦难预言中自称是「人子」,根据达七14,人子是在末世之时来到世上审判的那一位。将这个头衔用在受苦的耶稣身上,十分巧妙地显示出耶稣末世性的光荣地位和祂在苦难中的自我贬抑之间的关连。祂就是由天主所决定的、必须受许多苦的「那一位」(参阅:咏三四20)。福音经文接着非常具体的说明这个苦难:人子将「被长老、司祭长和经师弃绝伤害」。这个苦难的预言最后还补充说明,人子「三天以后必要复活」。复活和苦难的确是共同组成「一个事件」,以及完整的「意义单元」,但是在这段经文中「复活」并不是重点。 跟随耶稣 耶稣的这段言论令门徒难以接受。伯多禄努力劝阻耶稣不要走上苦路,显示他对于耶稣的教导只有人性的了解。门徒们还必须继续被教导,才能够明白天主的旨意。耶稣严厉的责斥伯多禄,甚至称他是「撒殚」,但是耶稣的话的根本重点在于:「退到我后面去!」这句话回应谷一17耶稣最初对伯多禄的召叫:「来,跟随我!」意思是要伯多禄做门徒「跟随」在后面,效法耶稣。 对群众的教导 接着耶稣对广大的群众团体发言,教导「成为门徒」的真正意义:跟随耶稣的根本条件就是「自我舍弃以及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自我舍弃和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所有的含意并不是自明的,必须在注视耶稣以及祂的福音许诺之下才能了解其意义。舍弃自我和背十字架本身只是方法,目的则是真正的解救自己、得到(永远的)生命。所谓自我舍弃,并不是简单的舍弃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而是整个生命;然而事实上,谁若照顾自己,却正会失去这个自己的生命,谁如果为了耶稣的缘故以及福音的缘故而投下自己的生命,意思是说确信耶稣以及祂的许诺,那么这个人就得到了真正的性命。 【综合反省】 这段经文所提出的根本教导是:耶稣就是基督(默西亚),而且是受苦的、死亡的、和复活的基督。祂的死亡显示出祂对于罪人无限的爱,祂的复活显出天主赞同祂所做的一切,因此耶稣的死亡和复活具有真正救援的意义。 对于默西亚的苦难产生反感,只是人性的表现与理解。唯有真正舍弃自己、背起自己十字架跟随耶稣走上苦路的人,才会真正明了默西亚的苦难,也必会和祂一起享受复活的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