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教宗本笃十六世新作《纳匝肋的耶稣》 |
作者:by Franco Pisano 文章来源:狮城之光网站 点击数 3908 更新时间:4/26/2009 1:47:40 AM 文章录入:admin1 |
|
教宗新著是“漫长的内在神修历程的成果”。这部作品,“不是教会训导”,而旨在从四福音起步,向人们揭示一位“历史上的”耶稣。这是充分展现基督在世间全部历程的第一部分,旨在“帮助读者与基督不断建立起充满活力的关系” 梵蒂冈(亚洲新闻)—基督信仰绝非是一种理论,而是与一个人的相遇经历。这是教宗本笃十六世多次重申和强调的观点,也是教宗新作《纳匝肋的耶稣》的创作初衷。正如作者表述的,努力在书中为人们揭示“我个人探索救主圣容”的历程,从而“帮助读者与基督不断建立起充满活力的关系”。 今天,圣座在梵蒂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了教宗本笃十六世的新作《纳匝肋的耶稣》。四月十六日,教宗八十寿辰这一天,世界各地将同时发行二十二种文字的《纳匝肋的耶稣》一书。意大利文版由利佐利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48页、售价19.5欧元。《纳匝肋的耶稣》是充分展现基督在世间全部历程巨著的第一部分,是“漫长的内在神修历程的成果”。“前十章中,介绍了从耶稣在约旦河受洗到伯多禄的忏悔、以及耶稣显圣容”。未来将出版的第二部分中,将全面地“讲述耶稣的少年时代”。这部作品,“不是教会训导”,而旨在从四福音起步,向人们揭示一位“历史上的”耶稣。教宗曾诙谐地表示,“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异见”。 为此,神学家教宗在《纳匝肋的耶稣》中所阐述的对象是耶稣。但是,他自问道,究竟谁是耶稣呢?作者写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评论和历史性的研究进步使各种传统之间的区分变得越来越细微,造成信仰所依据的形象越来越模糊不清”。 而恰恰是耶稣生平中的“历史事件”以及在其离开人世后仅仅几年时间里基督信仰出人意料的迅速传播,充分展示了其形象的卓越。如果不从“真正的史料”起步,就根本无法认识和了解到。“这一点也是这部作品的依据——从耶稣与天父的共融起步去认识耶稣。这才是这一人物的真正中心。没有这一共融,就根本无法弄懂。由此作为开端,耶稣才在今天也临在于我们中间”。 福音中的耶稣是“历史性”的耶稣 而在谈到一个人时,是不能不采用惯用方式的——信仰“是奠定在发生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真实历史基础上的”。否则,“基督信仰将会被另外一种宗教取而代之、演变成另外一种宗教”。 书中的耶稣就是福音中的耶稣。教宗写道:“‘历史性的耶稣’是名副其实的。我坚信并希望,读者们也能意识到这一形象更加具有逻辑性;就历史性的角度而言,也更加易于理解”近十几年来重新塑造的这一形象。 为此,这一耶稣也是《古经》中所揭示的“最后的先知”,将带领他的子民走向真正自由的“新梅瑟”。而且,他不仅是曾经象“朋友”一样与天主“面对面交谈”但并没有看到天主的梅瑟,耶稣“生活在天主面前,不仅象朋友一样,而是象爱子一样。他生活在与天父的密切结合之中”。由此,才能找到有关“耶稣汲取教义的出处、解释其言行的关键所在”的答案。而真福八段,则明显地证实了这一点。教宗本笃十六世特别强调了“山中圣训”的诸多特点。所谓的“山”,福音作者们都没有指明地理意义上这座山具体是哪一座,而“鉴于是耶稣讲话的地方,所以只是‘山’,新的西奈山”。而聚集在加利肋亚的人群,则是“他神圣使命的见证”,他是面向所有人的。而真福八端的意义是“不能仅从理论的角度去认识的。而应在生活中、在受难时刻、在全身心地追随上主的门徒们那神秘的喜乐中加以宣讲”。 教宗指出,耶稣的公开使命,也是本作品着重阐述的,率先从他在约旦河受洗开始。开篇卷首,就在许多处加以强调。他接受洗者若翰所傅的洗,意味着“完全接受了天主的意愿”,承担起罪人的位置、提前揭示了在十字架上被钉死的历史。 今天所面临的耶稣的挑战 然而,《纳匝肋的耶稣》绝非仅仅是深刻反思耶稣的形象以及基督信仰创始人的事迹,也是对牧灵的反思。为此,也在展望今天。从巴勒斯坦“倍受煎熬的土地”,到批评尼采所推崇的人的“自私自利”、到现代社会“抛弃天主”所导致的邪恶。正如人类试图用“世界的粮食问题,更广义的来讲,社会问题作为重新衡量救恩的首要标准和真正标准”一样,颠倒了因果。为此,当今“首先为世界饥饿问题焦虑”的教会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福音作者的讲述展示“耶稣并没有对人类的饥饿、对有需要者的需求无动于衷,而是置于正确的背景下、予以正确的秩序”。这是今天所没有做到的,即便是在愿意帮助别人时,也未能做到的一点。“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帮助是奠定在纯技术-物质基础上的,它们不仅将天主搁置在了一旁,甚至使人远离了天主。他们让第三世界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三世界。此类帮助将已存在的宗教、伦理道德、社会体系搁置起来,引入了他们的技术性的思维方式来填补空白。这里直接涉及到了天主的首席权。应以事实来认同天主,不能仅用唯物体系、将天主弃置不顾的方式来支配历史。如果人心不好,那么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变好了。而心灵的良善,只能源于他本身就是真、善的那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