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12年10月21日马尔谷福音10:35-45(常年期第29主日)
作者:牧灵圣经  文章来源:思高推广中心  点击数 285  更新时间:10/20/2012 7:48:25 PM  文章录入:admin1

雅各伯和若望争首位

    35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和若望来到耶稣跟前,对他说:“老师,希望你成全我们的请求。”

    36耶稣问:“要我为你们做什么?”

    37他们说:“请赐我们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好来分享你的光荣。”

    38耶稣对他俩说:“你们不晓得你们要的是什么。你们能喝我喝的那杯吗?或者你们能受我将要受的洗吗?”

    39他们回答:“我们能。”

    耶稣就说:“你们将要喝我喝的那杯;你们也要受我受的洗。

    40但我左右的位子,不由我来决定;而是该给谁保留,就给谁保留。”

    41其他十个人听见这话,便纷纷责怪雅各伯和若望。

    42耶稣把他们召集到身边说:“你们知道,在外邦人当中,统治者实行独裁,居高位的人滥用职权。

    43但在你们当中,却不应该这样。你们当中谁要居高位,就要做大家的仆人。

    44如果你们中谁要成为第一,他就得当众人的奴仆。

    45因为人子不是来受人服侍,而是来服侍人的,并且牺牲他的生命,为众人作赎价。”

【 经文脉络】

马尔谷福音记载耶稣三次预言自己将在耶路撒冷遭受苦难,这个主日的福音叙述耶稣第三次向门徒预告(谷十32-34)之后所发生的一个事件,以及耶稣相对应所给予的教导。这段教导的主题其实已在谷九33-37出现过,核心问题是「门徒们在天国中的地位是如何分配的」。在耶稣第三次预言自己的苦难之后,门徒之间立刻发生争夺高位的纠纷,显出他们根本没有了解耶稣的话。

整段叙述分成两段,首先是载伯德的两个儿子和耶稣之间的谈话,他们要求在天国中占有最高的地位,耶稣针对这个要求给予教导(35-40)。这段经文引出第二段的叙述:雅各伯和若望的要求激怒了其他十位门徒,耶稣因此给予门徒们另一段相称的教导(40-45)。这个教导就是这段经文真正的主题,也就是关于教会团体的管理、统治和服务等主题。

雅各伯和若望

载伯德的二个儿子雅各伯和若望前来请求耶稣:「赐我们在你的光荣中,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37)由于从福音一开始,雅各伯和若望便多次和伯多禄相提并论(一19-20,九2,十四33),他们是特别亲近耶稣的门徒,由此看来,他们请求耶稣让他们在祂的光荣中享有高位,并非完全没有理由的。此外,这两位门徒在福音中所占有的份量,应该也反映了他们在初期教会中具有的相当重要地位。

门徒分享耶稣的苦难命运

由他们的祈求可以看出,他们对「耶稣未来的光荣」的了解仍是现世性、政治性的,在其中存有许多不同的阶级,因此他们企图争夺权势和地位。耶稣在回答时先谴责他们:​​「你们不知道你们所求的是什么」(38),意思是指责他们完全不明白耶稣的使命,也不懂成为门徒的意义。因此,接着耶稣以问话的方式、借着「爵」和「水洗」的图像教导他们,说明成为祂的门徒就是要「喝祂的杯」(参阅:十四36)和「接受祂受的洗」,也就是接受耶稣的苦难和死亡的命运(38)。唯有真实地参与耶稣的生命(参阅:八34),才能真正和耶稣共享生命、分享祂的光荣。

预言门徒将殉道

雅各伯和若望回答耶稣,他们可以接受祂的洗以及喝祂的杯;耶稣也说这一切必会实现。这段话的内涵预言了他们将遭受苦难而殉道,对雅各伯而言,这个预言在耶稣死后不久就真的实现了(参阅:宗十二1)。

天主超越一切

最后,耶稣针对门徒最初的请求给予答覆,说明祂并没有权力决定谁将得到祂左边或右边的位置,给予这样高位的完全权力,唯独属于天主自己。这个答覆,再次显示「耶稣的光荣」并不是现世的荣耀,而是未来的天国。

权力是为了服务

雅各伯和若望的行动使另外十位门徒愤怒,这个情况促使耶稣继续教导他们团体的生活规则。耶稣首先提出一个消极图像,指出世间的统治者是借着压迫以及滥用权力来管理人民,门徒团体当中却不应该如此。在门徒团体中,同样的也有人占有高位和权力,但是相对于其他的人,他们应该执行仆人般的服务,他们应该实践的规则只有一条,就是耶稣自己一再教导的、并且以身作则实现的生活方式。门徒团体的生活规则就是耶稣的生活榜样:祂「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45)。

耶稣死亡的救赎意义

最后,耶稣说明祂的服事是没有限度的,直到祂「把自己的生命交出」;然而,祂的死亡本身并非目的,而是「做为大众的赎价」(45)。这句话超越了耶稣三次的苦难预言(33),说明了祂死亡的意义。这段话反映「上主受苦仆人」的图像:「祂(上主的仆人)为了承担大众的罪过,作罪犯的中保,牺牲了自己性命。」(依五三12)耶稣的死亡含有为众人赎罪的意义,这个意义成为基督徒信仰的最根本观点。只有天主能给人「从罪过中得到释放」的恩赐,是天主派遣祂的子到世上,以生命给予人类这个救赎。因此耶稣的整个生命,完全对天主和对人开放,这一切以祂的死亡达到了高峰,也成为人类救援的根由。

【综合反省】

 谷八27〜十52整段经文都围绕着耶稣有关「成为门徒」的教导,今天的福音给予这个主题一个特别的强调。耶稣的一生是「服务」的一生,一直到祂把自己交付给死亡。祂如此生活的意义远远超过只是做门徒的「榜样」而已,而是应该成为门徒自己的使命与服务。祂透过完全的自我交付彻底地完成了天父的派遣。

在耶稣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祂已经预见一切将如此「实现」,并且强烈地表达出自己愿意完全遵从天主的旨意,奉献生命以使大众得救。虽然我们和门徒相仿,面对这条道路仍会犹疑不定,马尔谷福音却帮助我们了解,作基督徒的唯一选择,就是跟随耶稣、彼此服事,一起在迈向天国的道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