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2年10月14日马尔谷福音10:17-30(常年期第28主日) |
作者:经文:牧灵圣经 文章来源:注释:思高推广中心 点击数 359 更新时间:10/8/2012 10:35:50 AM 文章录入:admin1 |
|
富有的青年 这个主日的福音选自谷十17-30,叙述耶稣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和一个人相遇时所引发的一连串的教导。传统上称这个人是「富贵少年」,但福音经文只记载此人「有许多产业」(22),并未透露这人的年纪。整个故事可以分成三段,每一段有其不同的重点,但是却谈论同一主题,也就是马尔谷福音中最根本的主题:「跟随耶稣,成为门徒」。 只有天主是「善」的 故事由耶稣和一个人相遇开始。耶稣进入犹大地区境内之后,继续朝耶路撒冷前进,在路上发生了一个新的状况:有一个人前来跪在祂面前,问祂说:「善师,为承受永生我该做什么?」明显地这个人是主动前来寻求耶稣的教导。面对这人的问题,耶稣首先对「善」这个称号做出回应。耶稣不愿意把「善」这个称号用在自己身上,因为只有天主是善的。耶稣这样语带保留的评论,一方面强调天主的绝对超越性;另一方面反映出这个人的行动过于冲动,言语也太过轻率。 梅瑟的诫命 对于这个人所提出的问题:「为承受永生我该做什么?」耶稣的回答基本上和每一位辣彼(法律教师)是一样的。耶稣只要求他遵守梅瑟的法律(19),并且按着出谷纪二十章12-16节的顺序列举十诫中第五、六、七、八条诫命,做为具体的例子,而最后一个例子则是第四诫。 这人一向认真奉行梅瑟法律说:「这一切我从小就都遵守了」(20)。整个对话并未因这个答覆而结束,因为这个人一开始对耶稣提出的问题就已经显示出,他的目标远远超过谨守祖传法律,而真诚的期望度更圣善的生活。这个谈话还必须继续深入,因而耶稣主动地继续展开了谈话。 生命的成全在于「跟随耶稣」 福音作者特别提到在谈话之中,耶稣对这个人产生了非常大的好感,因此描述「耶稣定睛看他,就喜爱他。」(21)在耶稣的眼中看来,能在生活上满全祖传的法律已是相当不易,因此十分值得称赞;但是祂更愿意满全这人的期望,因而告诉他,这一切尚不足够「还缺少一样」。并且更具体的说明:「去,变卖你所有的一切,施舍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然后来,背着十字架,跟随我。」(21)变卖财物将使这位富有之人在天上得到财宝;但要攀上生命的最高峰,则是跟随耶稣,走祂所走的苦路。耶稣激励这人展翅高飞,可是并没有成功;他听了这些话后,「面带愁容忧郁的走了」(22)。他只注意自己所有的许多财富,却没有明白耶稣话中所许诺的圆满生命。 救恩完全来自天主 耶稣和这个人相遇的事件,提供耶稣一个继续教导门徒的机会,他们也必须从这个故事当中得到教训。耶稣感叹地对门徒说:「那些有钱财的人,进入天主的国是多么难啊!」(23)门徒们却对祂的话感到惊奇。其实,耶稣这样的话只是保持祂在谷八34-37中一贯的态度。耶稣指出,世上的钱财往往会阻止人进入天主的国,并且用比喻更生动的强调这一点:「骆驼穿过针孔,也比富人进入天国还要容易。」(25)耶稣极端的话语让门徒们感到震惊,因为他们认为果真如此,受制于现实生活条件的人,便根本没有得救的可能性。耶稣针对这个情况回答说:「在人不可能,在天主却不然,因为在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27)我们盼望能得到永远的生命,但是这个信心的基础不在于我们的能力,更不在于我们能做什么,而是完全在于天主的救援力量和救援意愿。 基督徒的赏报 伯多禄接着的发言,使整段叙述再次回到「成为门徒」的主题:「看,我们舍弃了一切而跟随了你。」(28)耶稣的回答包含二个重点:首先要求门徒绝对地跟随祂,甚至舍弃家庭和亲情的关系;同时也许诺一个远远超过百倍财富的赏报,而且这个赏报并不只是指未来的世界,而是在今世就已经得到的赏报。跟随耶稣的门徒团体形成一个新的家庭,他们将经由这个新的家庭得到百倍的赏报。耶稣的话中也提到了「迫害」,这一点大概反映了初期基督徒团体的具体情况,他们由于跟随耶稣,遭受到不少迫害,但他们确信,必定得到永远的生命作为最终的赏报。 【综合反省】 为了能够得到永远的生命,基督徒应该做的远远超过遵守十诫的规定,且要毫无保留的跟随耶稣。就人的能力而言,完全的献身跟随天主是根本不可能的,世上的一切东西,都可能阻挡我们全心跟随耶稣;但是天主的能力胜过人的无能,人之所以能得到天主许诺的恩赐,完全基于天主爱的救援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