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第四届天主教研究青年学者论坛(2011)圆满结束 |
作者:无名氏 文章来源:北京天主教上智编译馆网站 点击数 3400 更新时间:12/16/2011 1:26:18 AM 文章录入:admin1 |
|
第四届天主教研究青年学者论坛(2011)(Fourth Forum on Catholic Studies for Young Chinese Scholars)于2011年12月6-8日在北京召开。论坛由北京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主办。论坛共收到报名青年学者79人,提交论文学者64人。论文分别在十个场次宣读:1. 神学与神学家:如白虹的“浅析托马斯·阿奎那“肖像说”的人学意蕴 “;王玉鹏的“纽曼宗教思想研究”等。2. 本地化与对话:如李景玺(神父)的“从吴经熊思想看中西文化的对话“;刘国鹏的“奥古斯丁《忏悔录》与吴经熊《超越东西方》之比较”;陈才俊的“澳门天主教徒飞南第与辛亥革命”等。3. 社会教义与实践:如左芙蓉的“中国天主教社会服务现状浅析”;曲扬的“天主教自由观对社会公义的积极意义”;李晓晨的“近代河北天主教会医疗卫生事业探析”;黄璐的“当代中国天主教慈善事业的特点及其扩展空间”等。4. 伦理神学与伦理道德:如鄢松波的“试论托马斯·阿奎那德性伦理学的人学基础”;潘磊的天主教与伦理的内在张力探微”;谢华的“作为修行的理解:天主教传统中的灵意解经与自我的改变”等。5. 天主教艺术:如张欣的“20世纪英国天主教文学复兴中的若干问题”; 杨玉秋的“近代澳门天主教堂建筑风格的本土化”;孙晨荟的“天主教音乐本土化个案比较研究--以藏区和太原教区”等。6. 明清天主教历史:其中如丁锐中的“王徵《畏天爱人极论》中的儒耶会通之探微”;周丹的“晚清时期圣言会在华传教活动考实(1879-1908)——福若瑟与他在华的宣教事业”; 赵艾东的“1846—1919年传教士在康藏地区的活动考述”;刘芳的“明清时期多修会交织下的湖广天主教传教情况”等。7. 近代天主教历史:如刘春子的“天主教集宁教区传教史”;王宁的“天主教在我国农村的传播现状及其主要问题——以淮南市凤台县为例”;颜小华的“坚守与奉献:战时玛利诺会在广西的救亡活动”。8.宗教对话、福传等:李腾的“哈维堡的安瑟姆(Anselm of Havelberg)论东西教会合一”;韩思艺的“基督宗教人文主义与儒家人文主义的会通与转化”;刘丽敏的“马相伯关于天主教本土化的思考及其启示”;刘绪雷的“山东天主教村胡庄的世俗化处境”等。
本次论坛参加的青年学者有的是教授或副教授、博士后,有的是博士、博士生或硕士。然而,论坛有意隐去各位青年学者的职务和身份,正如与会的一位青年学者所言,论坛“以平等、开放、自由、包容、多元的精神”研究天主教对人类的贡献。“我的哲学研究使我追求更深层的真理,所以我报名参加了这个论坛。”其中一位博士生如是而言。“我对宗教对话,以及天主教的精神很感兴趣,希望通过这个论坛更多地了解不同宗教的意义和天主教的灵修。”一位学者说。 一位人民大学的博士生说,“我正在以天主教方面的论题做我的博士学位,希望通过这个论坛向其他同道学习,开阔眼界。”青年学者们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姿态彼此学习,他们戏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60多人,因此我有60多个老师呀!”青年学者们同时也对他人的研究提出挑战,提问者问题尖锐,回应者妙语连珠。有时的问题尖锐到让人无言以答,此时,被问者会平和地谦虚答应,回去后再做深入研究。青年学者们争先拿到话筒,以便可以首先提问,气氛热烈而融洽,遇到发言学者论文资料存在不足时,其他与会者会给与回应,告诉他或她到哪里去找到这些资料,甚至自己手头有的,会声明可以免费提供。这时的会场一改“同行是冤家”的古训,而展现出“同行是助手”的氛围。“这恰恰就是天主教的精神。”一位身为教友的青年学者私下低语道。 论坛结束时,青年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希望研究所能办一个天主教研究通讯来介绍国内和国际上天主教研究方面的学术活动;希望不仅在北京举办这个论坛,也到外地与其他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举办这个论坛;希望会议期间晚上开一个大家感兴趣的大众对话活动等。
此外,在本次论坛上,研究所公布了与德国KAAD(天主教学术交流服务)机构的研究合作项目。项目将通过研究所为天主教友或与天主教研究有密切联系者赴德国获取学位或做访问研究提供奖学金(见www.shangzhi.org)。与会青年学者对此项目表现出极大兴趣。 北京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教区副主教赵建敏神父主持了论坛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何光沪教授应邀参加开幕式并以“基督宗教与现代文明”为题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