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11年10月16日玛窦福音22:15-21 (常年期第29主日)
作者:牧灵圣经  文章来源:注释:思高推广中心  点击数 3420  更新时间:10/14/2011 6:54:57 PM  文章录入:admin1

 15法利塞人集合起来共同商议,想从耶稣的言谈中反陷他落入圈套。

16他们派了自己的弟子和属于黑落德党派的人,一起到耶稣那里去。这些人问耶稣:“老师,我们知道你是诚实的人,不管他人怎么想,你都真实地把天主的道传授给他人,因为你不看情面。

17请告诉我们你的看法:是否可以向凯撒纳税呢?”

18耶稣识破他们的心计,就说:“伪君子啊!为什么试探我?

19拿一枚缴税的钱币给我看。”他们就给了他一枚。

20耶稣对他们说:“刻在上面的肖像和名号是谁的?”

21他们说:“凯撒的。”耶稣对他们说:“凯撒的归凯撒,天主的归天主。”

【经文脉络】

玛二二15-46的内容是耶稣和犹太宗教中各个领导团体的辩论。首先是法利塞人询问耶稣,是否应当给凯撒纳税(15-22);其次是撒杜塞人质问耶稣,死人复活的问题(23-33);接着是经师请耶稣说出,诫命中那一条最大(34-40);最后是耶稣问法利塞人,有关默西亚是达味之子的问题(41-46)。

福音作者透过讨论这些问题,教导基督徒团体如何在具体的环境中,按照信仰生活;同时也经由辩论的形式,显示出耶稣完全超越其对手的绝对优越性。这一大段经文中,有两个故事被安排在主日弥撒中诵念:其中关于给凯撒纳税的问题,就是本主日的福音内容;信仰团体在下个主日,将一起聆听有关「最大的诫命」的经文。

一个圈套

法利塞人和黑落德党人相互勾结,前来向耶稣请教问题。法利塞人原本是犹太宗教内的一个小团体,强调遵守祖传的法律。由于耶路撒冷城在主历七十年被毁灭,圣殿被夷为平地,司祭和撒杜塞党人因此失去其重要性,法利塞人遂起而代之,成为犹太教中的领导者。

黑落德党人是指黑落德王的手下,或和罗马军队私通的奸细。玛窦福音通常避免提到黑落德党人,但是由于此处是一个和政治有关的陷阱,因此才提及他们。福音经文一开始便指出,他们其实是不怀好意,想借着提出问题而设下圈套陷害耶稣。

反讽的真理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被派遣来向耶稣提出问题的人,先说出一长串谄媚的言词,这些话和耶稣后来简短的回答,形成强烈的对比。他们称赞耶稣「在真理中教导天主的道路」,并强调祂说话行事「不看人的情面」。

玛窦在此用了反讽的笔法:虽然说话者言不由衷,事实上却说出了自己不愿承认的真理。耶稣的确教导天主的道路,给予人们生命的指引;而耶稣在整个故事中所表现的态度,正是以天主为第一优先,完全不看人的情面。

爆炸性的两难问题

他们提出的问题是:「该不该给凯撒缴纳人头税?」「人头税」是指每一个在罗马帝国内的居民,每年应缴纳一个德纳(大约是当时的一日所得)做为税金。主历六年由当时罗马总督Coponius将此税制引入犹太地区时,曾引起犹太热忱派份子强烈的暴动反抗,因为他们主张,唯有天主才是以色列真正的唯一的王。当时的「抗税」行动,被视为是反抗罗马而遭到严厉镇压。

由此可知,耶稣面临的是一个具有高度爆炸性的两难问题。如果祂反对纳税,便会遭致起诉;但是,如果祂说应该纳税,祂不但将失去民众的爱戴,甚至可能被人怀疑,祂并非认真地宣讲天国。提出这个两难问题的人,明显地是预设了耶稣将主张「抗税」,因为耶稣不断的宣讲天国,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一个行动

耶稣有如旧约中的天主,能透视人心,祂看穿对手们的诡计,先指责他们是「假善人」,然后以一个行动和一句话来答覆这个问题。

首先,耶稣要求对手们出示一枚税币。这个行动说明耶稣自己身上没有,而其对手身上则常常带有这种钱币。根据当时的了解,身上带有钱币,便是承认铸造钱币的皇帝的王权;因此,耶稣的要求,已经迫使祂的对手们在不知不觉中暴露了自己的伪善。

肖像和名号

接着,耶稣要人们说出钱币上的肖像和名号是谁的。按当时之情况,钱币的正面是皇帝Tiberius 的半身像,背面则刻有「凯撒Tiberius奥古斯都,奥古斯都、神的儿子」,这个钱币反应出当时把皇帝当做神的「凯撒崇拜」。借着这个行动,耶稣揭露对手屈服于崇拜外邦神明的帝国的事实。

法利塞人其实也是真的接受罗马帝国的统治,虽然可能并非心甘情愿。

一句话语「凯撒的归给凯撒,天主的归给天主。」耶稣的这句话在历史中已变成著名的谚语了。耶稣的话意义非常清楚,祂首先针对恶人的问题,要求他们把属于凯撒的交给凯撒(并非「偿还」!);但耶稣立刻超越原来的问题而提出「把属于天主的,给天主!」。这句话才是真正的重点,是耶稣有意加上去的。

借着这句话,祂把天主的要求置于凯撒之上:天主有权比任何国家要求得更多,祂要求是整个人(玛六24),祂的要求超越任何人的要求(玛十28)。耶稣并未落入恶人设下的圈套,使阴谋设计者彻底溃败。

天主的优先权

这段经文也显示了耶稣的「政治观」,祂拒绝热忱派的暴力革命。祂的名言显示出祂唯一的关心:突破一切困境,推展实现天国。国家的权力固然不可侵犯,但天主的权力更为优先。这是耶稣面对阴险对手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福音借此教导一个「基本态度」,要求人先将天主置​​于一切之上,再因时、因地制宜地来面对任何可能的具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