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1年7月18日玛窦福音12:38-42 (常年期第16周星期一) |
作者:经文:牧灵圣经 文章来源:注释:思高推广中心网站 点击数 3429 更新时间:8/3/2011 7:18:10 AM 文章录入:admin1 |
|
读经一: 出14:5-18 渡过红海 釋義(吳素賢) 梅瑟開始帶領以民出離埃及,擺脫埃及王法郎的奴役,往上主所指示的客納罕約但河東的穌苛特前行。埃及王法郎原本答應以民離去,聽到消息立即反悔,親自率領 精兵、戰車追趕至以民安營之處;以民面對前有紅海,後有追兵,無路可走,猶如自掘墳墓而懊惱悔恨不已,抱怨梅瑟,他們寧願為埃及之奴,也不願接受死亡。唯 有上主知道自己的全能與計畫,藉梅瑟的口再次安慰沮喪以民。 上主吩咐梅瑟舉杖分開海水,使以民安然走過海中乾地,讓屢次失去信心的以民和埃及大軍看見上主的作為,祂是為以民作戰的大能之神。 玛窦福音12:38-42 耶稣批评这世代的人 釋義 由於經師和法利塞人對耶穌懷疑、不信,要求耶穌顯個奇蹟作為一個記號,為證明祂是默西亞。在當時,猶太人常把自己和天主的關係多次比擬為夫婦關係(耶三 8,則十六3),猶太人不忠於天主,有如婦人移情別戀,因此「邪惡淫亂的世代」是指猶太人的不忠。耶穌以約納先知在魚腹中三天三夜而生還的奇蹟,暗示自己 也將死亡,第三天復活。 尼尼微人身為外邦人,竟能接受天主派遣的約納先知的宣講而悔改;從南方而來的女王渴望智慧,遠道前來聽取撒羅滿的智慧言語。然而,耶穌比約納先知更大,比 撒羅滿更有智慧,卻不為猶太人所接受。因此,耶穌指責他們,雖見了祂所行的種種奇蹟異能,卻仍不信從,所以在審判之日,尼尼微人和南方女王所象徵的外邦 人,將要一起定他們的罪。 反省 我和天主的關係建立在什麼基礎上?因教會提供我名、利、友誼、溫馨的感覺? 我對天主是否有所渴望?我渴求什麼? 祈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