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1年7月1日玛窦福音9:9-13 (常年期第13周星期五) |
作者:经文:牧灵圣经 注释:思高推广中心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 1250 更新时间:6/28/2011 4:04:16 PM 文章录入:admin1 |
|
9耶稣离开后,又继续往前走,看见一个名叫玛窦的税吏,正坐在付税关卡上。耶稣对他说:“跟随我!”玛窦站起来,跟随了耶稣。 10耶稣在屋里用餐时,一些税吏和罪人也与耶稣和门徒们一起吃饭。 11见了这情景,法利塞人就对门徒们说:“你们的老师,他怎么竟然和税吏及罪人一起吃饭呢?” 12耶稣听见这话,就说:“健康的人是不需要看大夫的,有病的人才需要。 13圣经上说‘我要的是仁慈,不是祭献。’你们去研究这句话的意思。因为我来不是为召叫义人,而是为召叫罪人。” 釋義 瑪竇是受雇於黑落德安提帕王的一位稅官,這樣的身份在猶太社會中被人不恥,是公開的罪人。然而當耶穌一召喚瑪竇時,他立即跟隨了耶穌。耶穌就其一貫的態度和作風自然地與人往來,理所當然的在瑪竇的家中坐席。法利塞人因此向耶穌的門徒們指責他們的師傅:「你們的老師為什麼同稅吏和罪人一起進食呢?」 「有病的人才需要被醫治,罪人比義人更需要被救贖!」這是普通常識;但只有知道自己有病,承認自己有罪的人才會尋求醫治或寬赦。法利塞人以外在的身份、地位作標準,去判斷誰是義人,誰是罪人,這種矯枉過正的形式主義,並不悅納天主。耶穌引用歐瑟亞先知的話「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歐六6),說明天主喜愛人內心的真誠、仁愛更勝過外在死守法律的行為。「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耶穌的召叫是一種「邀請」,只有那些意識到自己有罪,願意悔改的人才能得到這白白的恩賜。 反省 在我們的社會中,我認為誰是罪人?自己?他人? 那一種心態更能使人自由?死守外在規矩?或活出慈悲、仁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