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谁愿意陪伴你走上回家的路?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
作者:喻书琴  文章来源:来自《境界》,微信号newjingjie  点击数 147  更新时间:12/5/2015 2:54:45 PM  文章录入:admin1

“女儿的成长打开我的记忆之门”

 

10月13日晚上,我带着女儿和儿子去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头脑特工队》。

 

作为皮克斯的忠实影迷,该动画工作室出品的每部动画片我几乎都陪着孩子看过至少两遍。其中,《头脑特工队》几乎是皮克斯动画片中情节最简单的一部,然而,却让我几度流泪。

 

本片主人公是一个叫莱莉的11岁小女孩,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生活,但随着父母从明尼苏达搬到旧金山,面对新学校的不适,面对旧闺蜜的疏远,面对父母因为工作忙碌导致的淡漠,她的情绪变得很负面,却一直压抑这种负面情绪,故意做出积极乐观正能量的样子,最后终于某个夜晚,在怒火中爆发,在噩梦中惊醒,偷了母亲的钱离家出走。走到半路上,突然醒悟,于是回家。

 

影片小主人公外在世界的经历非常简单,但小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探索却极为复杂,细腻,微妙。莱莉大脑中有五个情绪小专员:喜乐(乐乐)、忧伤(忧忧)、愤怒(怒怒)、厌恶(厌厌)、恐惧(怕怕),它们主导着莱莉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它们之间的冲突、和解、协作,演绎得既富有科学逻辑性的真实,又富有文学戏剧性的美善,实在是难得精品。

 

我留意观察到,此片之所以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与导演彼得·道格特的成长经历,以及导演女儿艾莉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道格特读小学五年级时,他父母举家搬到丹麦住了一年,以方便他父亲学习卡尔·尼尔森的赞美诗音乐。道格特的两个妹妹当时都过的比较轻松,但他却掉队了。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他上高中的最后阶段。

 

“那是我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他说,“突然之间,砰地一声,你童年那种田园诗一样的肥皂泡就那么破了。你开始意识到,你做的每件事情,你的穿衣戴帽,你说的每一句话,别人都在品头论足……我一直觉得自己笨拙、羞涩,因此,我在某种程度上缩回了我自己的小世界。”

 

后来,道格特也为人父母,在2009年末,他注意到,自己11岁的女儿艾莉正在经历类似的转变。“她开始变得越来越安静,越来越内向。老实说,这种情况在我自己心里引起了很大的不安和恐惧……大家都知道,成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看到我女儿的成长,打开了我的记忆之门,让我会想到自己成长的过程是如此艰辛,所以,我希望这部电影能让大家都有共鸣,回想成长的经历……”

 

道格特的分享让我特别感动,难怪我在本片的很多情景中,看到了《飞屋环游记》式的温柔怀旧,看到了《玩具总动员》式的坚贞友情,看到了《怪兽电力公司》式的价值反思----如果说,《怪兽电力公司》指出真正的电力能量不是来自恐惧,而是来自欢乐,那么,《头脑特工队》就更甚一筹,指出真正的情感健康,不是来自营造肤浅的欢乐,而是直面深邃的悲伤。

 

不过,如果仅仅如大多影评所解读的,认为本片的主题是“鼓励孩子要敞开真实自我,要表达悲伤情绪,要坦然接受失丧……”,我觉得又失之片面和单薄。仅仅到此为止吗?

 

我思考的问题是:在怎样一种更深层面的人际互动下,才可以帮助孩子自由的敞开真实自我,勇敢的表达悲伤情绪?

 

每人都有“被忽略被遮蔽的内在小孩”

 

 

以小主人公莱莉为例,她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其实是方方面面孤独体验的叠加。我们能看到,莱莉在新学校新班级做自我介绍时,从强颜欢笑(象征“我情绪很好”)转到失声痛哭(象征“我情绪不好”)时,并非没有敞开真实的自我,也并非没有表达悲伤的情绪。

 

但很可惜,当时没有任何同学(包括老师)走上去拥抱安慰她;集体活动午餐时,没有人搭理陪伴她;冰球比赛受挫时,没有人鼓励扶持她,再加上旧闺蜜有了新伙伴,对她没有任何嘘寒问暖;父母也因为工作忙碌琐事烦乱而忽略她,最后,她只能通过离家出走的方式来怀念从前——从前父母、从前同学、从前老师的爱。

 

那么,她为什么要半路回家?因为借助无数温馨美好的童年点滴回忆(情感账户),她始终相信爸爸妈妈是爱她的。所以,她回家后才能勇敢而自由地敞开心扉:“我知道你们希望我开心,但我真的很想念明尼苏达……”这时,她的父母反应和新同学们完全不一样,他们紧紧将她揽入怀中,心有戚戚地说:“其实我们也和你一样,怀念美丽的森林,怀念自家的后院,怀念你溜冰的春湖……”

 

在相拥而泣的爱中,莱莉所有的怀旧悲伤都化作更深的成长喜乐。

 

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莱莉回到家,真实表达悲伤情绪后,换来的是父母的愤怒、讽刺、冷漠或道德批判的话,莱莉还会敞开心扉吗?

 

莱莉的这种离家出走经历,在我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经历中反复出现。我们上一代父母是比较悲哀的,本来自身就积压了很多百孔千疮的负面情绪——比如我父亲,童年遭遇家庭变故、青春遭遇文革浩劫,前途遭遇他人排挤,信仰遭遇彻底破产,婚姻遭遇激烈冲突,既不懂得如何经营夫妻关系,更不懂得如何经营亲子关系,所以很多无处泄愤的怨气和怒气都转向了比自己更弱势的儿女。

 

大约也是在莱莉这个年龄,有一天中午,我父亲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把我重重奚落了一番,平时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是忍气吞声、忍辱负重,也就过去了。但那一次,面对那些辱骂嘲笑之语,我实在忍无可忍,哭着跑了出去。

 

我家附近300米处就是长江,我在长江码头上一边哭一边徘徊,最后情绪平静后才蹑手蹑脚地走回去,父亲只是冷眼看着我:“还敢跑!有本事你就别回来啊!”我心头一哆嗦,只得听着他的嘲讽继续唯唯诺诺,但却暗暗发誓:“这真是自取其辱,永远不要再哭,永远不要当弱者,眼泪没有任何价值!”

 

后来,在16岁那年夏天,和17岁那年夏天,我又分别有两次离家出走的残酷经历,一次是夜半坐车私逃,一次是夜半投江自杀,但这两次都未遂,而后果也更加惨烈,我也更加封闭。

 

所以,不难回答,为什么孩童(甚至包括成人)要隐藏真实的自我,回避悲伤情绪?因为比起喜乐,悲伤是内心最脆弱也最柔软的情感,也是最容易被伤得体无完肤的情感。一旦坦露后,如果不被接纳和理解,反而遭遇冷漠或嘲笑,自身就会不再轻易继续坦露,而是用很多的盔甲将自己严严实实武装起来,变得设防、强悍、冷峻、坚硬、过度独立孤傲……

 

所以,孩童敞开真实自我的程度,与他们父母(包括老师、同学、亲友)无条件接纳的程度是成正比的。从年龄差异角度,青少年比孩童更不容易敞开一些;而从性别差异角度,男孩比女孩,男人比女人又更不容易敞开一些。在这个看似不得不带着各种面具各种标签各种身份生存的时代,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被遮蔽被忽略的内在小孩”。

 

苏芮有一首极为风靡的歌,叫《亲爱的小孩》,歌词触动出了无数人的成长体验:“小小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是否朋友都已经离去/留下了带不走的孤独/漂亮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是否弄脏了美丽的衣服/却找不到别人倾诉/聪明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是否遗失了心爱的礼物/在风中寻找从清晨到日暮/我亲爱的小孩/是否让风吹熄了蜡烛/在黑暗中独自漫步/亲爱的小孩快快擦干你的泪珠/我愿意陪伴你走上回家的路……”

 

其实,这首歌的词作者杨立德是一位基督徒,他说创作此歌是想提醒大家,每个人从小长到大,怎样才能一步步走向回家的路?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想,这是一条迷路小孩寻找天父的路,也是一条天父寻找迷路小孩的路。因此,天父的爱子主耶稣才亲自道成肉身,来到这片流离失所的红尘世界,他愿意陪伴你走上回家的路……

 

“与哀哭的人同哭”

 

我算是幸运,信主12年来,在这条被主陪伴回家的路上,内心的设防、强悍、冷峻、坚硬、过度独立孤傲都在爱中被一点点融化。等自己做了父母后,更是能借着儿女的成长,不断去挖掘、重审、医治自己的成长记忆。正如《头脑特工队》的导演所感悟的一样。

 

从我们这一代父母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原生家庭医治、婚姻关系经营、亲子关系培育、心理健康管理等被社会宏大叙事所忽略的问题。我们作为父母可以学习借鉴的理论资源日益成熟。

 

不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有自觉的勇气,更需要自我痊愈的时间和空间——有很多的成长记忆需要梳理,有很多的心理问题需要医治,有很多的思维模式需要扭转,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空间。可以说,我们这一代是一边自己成长一边陪着孩子成长。我们都不愿重复上一代简单粗暴的育儿方式,但偏偏我们容易犯重蹈覆辙的错误。

 

比如,面对迅速成长中的女儿,我也曾像莱莉的妈妈一样,以成人的规范去要求女儿:“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所以你不要添麻烦,要懂事,要阳光……”也曾像莱莉的爸爸一样,以婴儿的模式去敷衍女儿:“小乖乖,别小题大做,来,笑一个……”当看到这几招都不管用后,失望之余就开始批评论断了:“哪有像你这样不顺服的孩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女儿在八九岁时,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愤怒,比如和弟弟吵架了;比如别的小女生不和她做好朋友了;比如新买的铅笔不好用了;比如作业写得不够满意了。在我们父母眼中看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孩子眼中都是爱恨恩怨的大事,以至于她陷在愤怒情绪中,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反而遭到父母的奚落的话,就会和莱莉一样,冲进自己房间,摔上房门,大声哭泣,甚至会萌发离家出走的念头。而我们往往简单归结于青春期的叛逆。

 

印象最深的是今年五月,我作为家长志愿者给女儿班级上完一堂语文课后,带着女儿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回家。在厨房做饭时,我发现女儿做了一个很不雅观很不淑女的动作。我非常惊讶,特意走到客厅,郑重其事地警告她下不为例。没想到她坐在沙发上,很不屑一顾地说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学校很多男孩也做过这样的动作。

 

我便将她苦口婆心地教育了一番。诸如女孩子行为举止要端庄文雅,不要流里流气像个小太妹……也许我语气有些严厉,她撅着嘴一边听,一边反驳,还一边晃动着钢笔,我凑过去一看,那漂亮的沙发巾被钢笔戳了好多小洞洞,估计很难洗掉了。

 

我尽量忍住怒气说:“现在我不当着你朋友的面管教你,等她走了之后,我再好好管教你!”

 

结果,女儿一撒手,气冲冲地跑到自己房间,哐啷一声关上门。

 

当时,我并没有反省自己,而是迁怒女儿:“现在的小孩真是娇生惯养,金枝玉叶,说几句就敢犟嘴!就敢摔门!想当年我们这么大时,就算没做错事,被父母管教了,都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真是反了……”

 

还好,我这些气话都只是暗暗在心里翻涌,并没有隔着门对女儿脱口而出。其实以前她摔门而去的时候,我也这般对她进行过“忆苦思甜”的教育,但发现不但不会让女儿“羞愧难当”,反而会让她“变本加厉”,按她自己的说法:“我不喜欢妈妈拿你小时候和我小时候相比较。”

 

所以,我现在学会了冷处理。那就是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从某种意义上说:冷静处理比冷嘲热讽好。因为我们每次冷嘲热讽都在重复上一辈父母的管教模式,只会带来同样的伤害。

 

然后,我若无其事地继续去厨房洗碗。这时,女儿的小伙伴跑过来问我:“阿姨,她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会做什么呢?”

 

我说:“没事,她可能在哭,安静一会儿就好了。你做作业去吧,别管她。”

 

没想到,女儿的同学很认真地对我说:“今天放学讲道时,圣经老师说,要与喜乐的人同乐,与哀哭的人同哭。她在哭,那么,我应该进去陪她一会儿,对不对?”

 

顿时,我被这个小女孩的话震住了。放学时圣经老师的讲道,其实我也听了,但就压根没想到可以运用到这件小事上,而这小姑娘,不但渴慕听道,而且愿意行道,太难能可贵了。我一个大人反而不如一个孩子!”

 

“那么,你敲门问问她,愿不愿意让你陪,阿姨估计她不一定愿意。”

 

小姑娘开始敲门,果然没有回应。但她不肯放弃,又拿了一张白纸,刷刷写了什么,隔着门缝传递了过去。

 

还没等我洗完碗,女儿就已经打开门出来了。两个人有说有笑的。女儿情绪好转的速度如此之快,让我很惊讶。

 

我悄悄地看了看两个小女孩之间的纸条对话,不禁莞尔。

 

“你是谁?我心情不好,请不要进来。”

 

“我想陪你一会儿。耶稣爱你,你的妈妈已经原谅你了。”

 

“好吧,那我就开门,因为‘凡叩门的就给他开门’。耶稣也会祝福你。但请你不要写这个事在祷告事项上,就写‘让我们都能听主的话。’”

 

事后,我问女儿:“为什么要发脾气摔门呢?”

 

她说:“因为你是当着我朋友的面说我,我觉得很丢脸。”

 

刹那间,童年少年时代,父母当着邻人、当着同学、当着其他亲友数落我的情景浮上眼帘。而我在一旁表面噤若寒蝉安之若素,实则痛楚受伤,既不敢怒又不敢言的感受也涌上心头。

 

看来,不经意间我还是在重蹈覆辙地沿袭我父母的管教模式,但女儿并没有重蹈覆辙地沿袭我的受教模式——她觉得痛楚受伤,就选择了敢怒和敢言。而这份自由和勇敢,正是宽容的家庭环境才能给予的。这也许是我作为父母的进步。

 

然而,我知道自己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当女儿敢怒、敢言、敢哭的时候,不仅应该冷处理,更应该像女儿的小伙伴所做的:“与哀哭的人同哭”。正如《头脑特工队》中,bing bong 伤心的时候,乐乐为了能让它快乐起来,又是做鬼脸,又是逗乐子,却急功近利,于事无补;而忧忧却只是静静坐在它身边,用耳朵表达聆听,用眼睛表达同情,用双手表达抚触。奇妙的是,在这种“与哀哭的人同哭”的陪伴中,bing bong变得快乐起来了。这就是爱与被爱的神奇力量。

 

当我们父母鼓励孩子敞开真实情感时,请让我们父母先鼓励自己对他们给出真实接纳。而当我们鼓励自己对孩子给出真实接纳时,请先相信,我们因为上帝的救赎之爱已被无条件的接纳。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体验无条件的被接纳,如何能够对他人给出无条件的接纳?

 

“上帝也有这五种情绪吗?”

 

其实,有时候,不是我们帮助孩子成长,而是孩子帮助我们成长。比如,这次观影,去的除了我的一对儿女,还有女儿的语文老师,儿子的英语老师,以及女儿班上另外两个可爱的小女生,结束后,一路上,孩子们热烈讨论起来。

 

女儿和小伙伴说:“我最喜欢乐乐。”另一个小朋友说:“我最喜欢厌厌,因为她长得最漂亮。”儿子则说:“我最喜欢怕怕,因为我胆子小,很害怕。”我说:“我最喜欢忧忧,她很谦卑,很温柔,富有同理心。乐乐太急于求成。”

 

儿子突然问我:“妈妈,上帝也有这五种情绪吗?”

 

我说:“上帝应该只会有喜乐和悲伤两种情绪吧。上帝会喜乐,因为祂是喜乐的源头;主耶稣祷告的时候就常常充满喜乐;上帝也会悲伤,因为祂怜悯人,主耶稣经常忧伤叹息,还会因为朋友拉撒路的死亡而哭泣。他说: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儿子摇头,“但是上帝应该也会有愤怒吧?他看到人犯罪,就会愤怒。他厌恶罪呀。所以上帝也会有厌恶啊。”

 

我大吃一惊,觉得儿子圣经比我学的好,“你说的对,主耶稣在圣殿里,看到那些人没有敬畏之心,把圣殿当做贼窝做买卖,也发义怒了。”

 

“那上帝有没有惧怕的情绪呢?”

 

“当然没有,上帝已经胜过所有的罪恶和死亡呀!”我突然想到一句圣经经文:“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翰一书四章十八节)

 

于是,我又补充了一句:“但我们人会有惧怕。当我们对上帝的爱不够信任的时候,就会惧怕。”

 

正说着,我们来到黑黑的近道小路上。需要攀爬土坡和穿越铁轨,儿子本能地说:“我怕!”

 

我鼓励他说:“不要怕,我们靠着上帝,做勇敢的小男子汉。”

 

然后,我牵着他的小手,成功的迈上去,再然后,他放开我的大手,勇敢的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