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漂泊的心,何处安放? ——观贾樟柯电影《山河故人》
作者:郭为  文章来源:来自《境界》,微信号newjingjie  点击数 190  更新时间:12/5/2015 2:49:53 PM  文章录入:admin1

不久前,荣获第52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情两项大奖的电影《山河故人》,已于10月30日在全国上映。该片早在今年5月就作为参赛影片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自上映以来,深受广大观众好评。《夏洛特烦恼》的导演彭大魔盛赞《山河故人》为年度最佳电影。

 

这部影片的灵感来自贾樟柯对岁月和人与人间感情的思考。他说:“我觉得中国人挺漂泊的,特别是这几年,很多人移民到海外,和很多亲朋好友失散,这背后的情感是我特别感兴趣的。所以我就想拍一个和时间、感情有关系的影片,因为理解情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山河故人》就变成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个长达26年的情感故事。”

 

影片通过三段故事,将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以及传统而亲密的代际关系发生“断裂”、“破碎”的现象,演绎得淋漓尽致,让很多人感同身受。

 

钱夺走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改革开放接近40年,国门打开了,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眼界也开阔了,然而也同时激发了人的欲望。人们沉浸在欲望中,爱情和婚姻变得不再神圣,人们把婚姻当成儿戏,可以因自己的喜好而随意改变。

 

人们以金钱为计量单位去衡量成功,最终发现金钱不能满足膨胀的贪欲,金钱只不过是他通向名望的跳板罢了。然而甚至名望也不能满足他的欲求,还要加上突破伦理道德界限带来的刺激和兴奋。这样的心态在主人公张晋生的婚姻和事业中都展露无遗。

 

影片中,晋生给自己的儿子起名Dollar,对着刚出生的孩子,他发誓要为孩子赚很多很多的美元(Dollar)。然而,钱在亲情爱情的领域,不但无能为力,而且很多关系的破裂都是金钱在从中作祟。

 

我们需要看清财富名利并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需要,那不过是表面吸引人的赝品而已。然而置身于一个鼓吹物质和享乐主义的文化中,要保持一颗无欲无求的心,实属不易。贾樟柯说:“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的价值观,不知不觉已经侵入到亲情领域,但钱放在感情里,感情是会失败的。”

 

贾樟柯自己也有人生领悟。他的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直一人独居。每次回去看母亲,他都会留下一些钱给母亲,然后坦然离开。后来母亲变得自言自语,絮絮叨叨。突然,作为儿子的贾樟柯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才发现母亲其实是需要人的陪伴,于是便把母亲从老家接到北京一起住,母亲的状况才渐渐好转。

 

人在这个充满欲望的世界中,在金钱的利诱下,常常会失去方向。像一艘漂泊在海上的船,没有方向。人之所以会漂泊,是因为内心欲望的膨胀。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人里面的原罪使我们倾向贪婪的本性。过分膨胀的欲望、性的欲望、财富的欲望汇集成一道欲望的洪流,将我们引向一个可怕的深渊,朝着自我放纵的方向越陷越深。

 

很多人把伦理道德抛开,成为欲望世界的共犯。然而,圣经警戒我们,不要效法世界,因为世界带给我们的会是无尽的虚空。著名圣经学者毕德生根据圣经原文对《雅各书》5章1至3节有一段精彩解读——“送给你们这些骄傲的富人最后一句话:从悲痛中汲取教训。当失败袭向你们的时候,你们会需要许多水桶来盛装眼泪。你们的金钱充满腐败,你们的锦衣华服发臭。贪婪奢华是你们内脏里的癌细胞,由内部破坏你们的生命。你们以为在累积财富,殊不知你们是在累积审判。”

 

当我们发现金钱不能带给我们满足时,人就会开始躁动不安,这种躁动会促使我们去寻找人生的意义。曾为尼克松总统效力的“刀斧手”寇尔森在悔改以后,创办了全球著名的监狱团契事工。成为基督徒后,找到人生意义的他说:“我们每天为了财产和金钱奔忙,以为那些事情可以为我们带来幸福,然而事实上它们却会把那些真正重要的事从我们生命中夺走。我们逐渐变得愤世嫉俗、铁石心肠,而生活则变得千篇一律,陈腐平庸。我们自以为最伟大的思想到头来不过是空洞无知的叫嚣。”

 

我们拥有的越多,却依然没有自由

 

为了表达影片的时代感,《山河故人》被导演分为三个片段。故事从1999年山西汾阳的一段三角恋开始。二十多岁的舞蹈老师涛(赵涛饰)在她的两个发小:矿工梁子(梁景东饰)和矿场老板张晋生(张译饰)之间,最终选择了张晋生,生下儿子,取名“Dollar”。而同样爱着涛儿的梁子忍痛割爱、远奔他乡。

 

接着影片的当代部分发生在2014年,此时涛已38岁,曾远走他乡的梁子查出自己患了重病,不得不带着妻儿回到故乡。而此时涛已经离婚,儿子被判给张晋生,跟着靠投资发了大财的张晋生去了上海,母子多年不见,彼此疏离,直到外公的死,才把他们母子二人重新连接在一起。

 

影片的最后部分发生在2025年,涛的儿子(董子健饰)已经19岁,住在澳大利亚海边的城市,而他对母亲的印象完全模糊了,对自己的身份也感到困惑。

 

饰演“Dollar”的董子健认为影片表达的主旨是:“虽然时空地点都变了,但人内心的归属感不会变。”其实,这种内心的归属感,不是任何物质能够满足的。路易斯(C.S.Lewis)曾说过:如果我们发现,心里有一种渴望是无法以世上任何一种东西来满足时,就应该开始思考,也许我们是为着另一个世界而被造的。

 

自由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影片中的张晋生想要一支枪,他想用那支枪杀死第三者梁子,为要得到心爱的女人。枪在影片中的符号意义,无非是权势地位的象征。

 

然而,年老的张晋生得到了很多把枪,在墨尔本的家中,他的桌子上摆了各式各样的枪。儿子Dollar来到面前,他告诉父亲自己想要的是自由,而张晋生激动地说:我觉得能买枪就是自由,现在我买了那么多枪,却没有敌人了。他想通过得到权势地位来达到自由。只可惜,他费尽心力想要得到的往往却不是真正所需要的。其实这种自由是任意妄为的自由,并不是真自由。

 

《山河故人》中有一个“困在笼子里的老虎”的镜头,以此试图探讨“自由”与“辖制”的关系。对此,贾樟柯解释说想通过笼子里的老虎,来表达人的一种困境。

 

如何走出这种困境,世界是给不出答案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呼喊要自由,但是你问他们所说的自由是什么意思,你会得到各式各样的回答,最常见的回答是:我想要自由,去做我喜欢做的事。那根本不是自由,这种自由只是更可怕的奴役而已。

 

我们的心如果被世界辖制,得不到释放,无论你走得再远,飞得再高都无法得到真自由。真正的自由就是脱离所有捆绑我的东西,成为神要我们成为的人,做神喜欢我们做的事情,这才是真自由。所以圣经中的保罗掷地有声的宣告:“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加5:1)以前我们从未有过这样的自由,而如今因着基督得到了。

 

 

随风飘荡的少年

 

该片对00后成长的关注,也是中国电影少有的。影片中最不可思议的就是不到20岁的Dollar与自己相差三四十岁的英语老师(张艾嘉饰)之间发生的忘年恋。之所以会造成如此不伦不类的尴尬局面,与Dollar的成长经历有着很大关联。

 

父母离异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事实,许多人相信因父母离异而挣扎的青少年问题,正是社会危机的根源。年幼的Dollar从小家庭破裂,过早的离开母亲,随父亲去上海读国际学校,后妈虽照顾他,却也没有继续出现在之后的生活中。如此看来,最后和张艾嘉的那段忘年恋,显得并非突兀,对母爱的渴望促使他涉足这场忘年恋,母爱的缺失足以窥见。

 

Dollar的故事也侧面反映出一部分群体对身份的困惑、认同感的缺失。影片中所呈现的家庭的不和谐,父母的离异以及后来远赴陌生的疆土,这些都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若不积极引导,就会带来心灵上的伤害。在孩子的成长中,最重要的体系就是家庭,如果孩子成长在充满冲突的家庭环境,父母埋首于自己的婚姻问题与挣扎,弃孩子的成长于不顾,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老卡与第一任妻子生的孩子,因离婚的缘故,孩子留给了老卡,然而老卡宁愿养一大堆女人,也不关心孩子,甚至当人谈起他的儿子的时候,他竟然不知道别人口里说的孩子竟然是自己的孩子。这样荒唐的事情,在今天这个时代也时有发生。

 

表面看来,很多青少年都没有问题,但他们的内心世界中早已烦躁不安。看似父母在每时每刻都在操心孩子,但他们更倾向于孩子的前途命运,而对孩子的内心成长,则置之不理。父母宁愿把孩子们送到各样的培训学校,也不愿花时间与孩子相处。他们需要特别的关怀,需要大人们在乎他们、花时间陪他们。如果父母在他们生命中缺席,对他们的内心世界毫无关心,青少年只好迫不得已,自己寻求出路,很容易误入歧途。

 

今天失职的父母太多了。正如赫什(Patricia Hersch)所言:“我们越任凭孩子自由发展、不闻不问,他们就越绕不开青少年的逻辑,他们的未来就会险象环生。”一位高中生道出了他的真实感受:“我总是找不到了解我的感受、可以谈心的人。爸妈口口声声说他们是过来人,知道我的感受,但时代已经改变了,他们不明白我目前真实的想法。因此,我不得不把自己的感受隐藏起来。有时候我很暴躁,会乱发脾气,但事后又很懊悔。对此我很苦恼,真希望能找到一个真正理解我的人,和他聊聊。”

 

可见,得到认同感是青少年成长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他们渴望被接纳,被认同。他们只有弄清楚自己是谁,才会有安定的感觉,否则就像漂泊的浮萍一样,随风飘荡,会对人生充满迷茫,找不到前行的方向。在寻找认同感的过程中,父母若不积极引导,孩子就会走偏差,影片中19岁的Dollar与大自己三四十岁的老师恋爱,是一个很典型的“效仿大人”的行为。他以为表现得越成熟稳重,就越受到别人的关注,就会以为自己找到了他们认同的身份。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贾樟柯表示,《山河故人》也表达了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思念的现象,不懂得去珍惜。他说:“我不理解现在的人和朋友相聚,拍完照、发完朋友圈就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明明想念的人就在眼前,却低头看手机,这种行为在我看来很‘变态’”。 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拉近人与世界的距离,但却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影片中的那句“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触动了很多观众的泪腺。涛为了与分离多年的儿子Dollar有更多的相处,而选择了用慢车送儿子回澳大利亚,Dollar问:“车怎么这么慢?”涛回答:“我们坐的就是慢车。”Dollar又问:“我们为什么不坐高铁或飞机?”涛回答:“车慢一点,妈妈陪你的时间长一些。”

 

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不舍的骨肉分离之情。这使我想起作家龙应台,她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感悟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话,触动我们的心。在许多人看来,人生就是如此无奈,再美好的事物,仍然经受不起时间的催逼。

 

杨绛在相继失去女儿钱瑗与丈夫钱钟书后写下的《我们仨》,以感人至深的文字,打动了万千读者。书中交织着一家三口相聚时的温情与不再聚首的悲情。丈夫与女儿的离别,成了杨绛心头始终挥不去的愁绪。她只能藉着回忆和梦境来延续他们仨人之间的爱,诚然,牵挂成了她心中无法言喻的伤怀,丈夫钱钟书的那句“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的豪迈誓言,最终成了妻子杨绛的哀叹说:“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因为与丈夫离异的缘故,涛不能陪伴孩子长大,成了母亲心中无法释怀的痛。“牵挂是爱最痛苦的部分,或许疼痛的时候才感觉到爱。”人间的真情,往往就是如此,一旦你倍加珍视的那份爱不复存在,它就会成为你为之牵挂的痛。如此,我们现在既有的,就当好好珍惜,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

 

《山河故人》的英文名《Mountains May Depart》,其实取自圣经《以赛亚书》54章10节。圣经说:“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就像影片中张艾嘉所说的那样:“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时间摧毁。”权势地位不能陪你到永远,世上被造的一切都将朽坏,唯有上帝的慈爱和平安才能存到万代,永活的上帝才能陪我们到永久,他要陪每一个信靠他的人走更远的路。